結直腸癌成第二高發癌癥 或因吃得過于精細
責任編輯:余莎 【轉載】 錢江晚報 2011-11-1
來自浙醫一院、浙醫二院、省腫瘤醫院、省中醫院、杭州市一醫院及杭州市腫瘤醫院等采樣醫院的統計,上周共確診癌癥患者763例,男性387人,女性376人。本周最小癌齡是17歲的女孩,頭頂尤文氏肉瘤,最高癌齡是90歲的老奶奶,患子宮癌。
“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這句話放在抗癌上,一樣適用。本周,長三角癌癥康復組織大會在杭州召開,兩省一市的抗癌團體達成一條共識:群體抗癌,活得更精彩。
癌癥患者往往會經歷這樣一條心理軌跡:懷疑和否認,接著絕望、焦慮、失眠,逐漸把自己孤立,聽不進親戚和朋友的勸告,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杭州市癌癥康復協會的專家指出,熬過這樣的關口,除了積極治療,癌友抱團很重要。
浙江南潯的癌友談菊美,患癌抗癌14年。70歲的她,除了輔佐兒女的事業,還承擔參加抗癌俱樂部的工作,每周走訪新的癌癥病友。來自上海崇明的顧瑞昌老人,剛確診時,也曾嚇得大腦空白。在癌友的關心下,他撿起多年沒摸的二胡、洋琴,參加健身操等鍛煉,帶瘤生存,一直很樂活。
本周,對于高發僅次于肺癌的結直腸癌患者來說,抗癌也有了新進展。目前全國37個城市的521家醫院,針對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學協作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進教授表示,對付這種腫瘤,新的策略是不再單純殺死腫瘤細胞,而是從全局出發,針對腫瘤微環境,尤其是腫瘤血管生成,全方位地打擊腫瘤。因為,腫瘤生長需要血液、氧氣和其他營養,只有釜底抽薪,“餓死”它才是上策。據悉,在我國的大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居第二位高發惡性腫瘤。我國患者平均發病年齡僅為48.3歲,比西方人提早了近20歲 。“原因與吃得過于精細,環境污染相關。”李進說。
健康互動聚焦
窺八卦知健康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
- 處理 SSI 文件時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