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瘤性腸息肉是癌前病變
研究顯示,有半數以上的大腸癌來源于腺瘤性腸息肉。專家指出,大腸癌(包括結腸癌、直腸癌)大多由腸息肉演變;腸里面有息肉,就跟癌沾上邊了。通過腸鏡的檢查,盡早發現并切除息肉,可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
腺瘤性腸息肉是癌前病變
腸息肉是指大腸腔內粘膜表面隆起,導致局部增生的一類病變。它分為好多種,有腺瘤性腸息肉、炎性腸息肉、增生性腸息肉、錯構瘤息肉、淋巴性腸息肉等。醫學界發現,炎性腸息肉、錯構瘤息肉、淋巴性息肉跟腸癌關系不大;增生性腸息肉跟腸癌關系稍大。“腺瘤性腸息肉就是癌前病變!專家表示。
腺瘤性腸息肉越大,惡變的可能也越大。數據顯示,一個2厘米以上的腺瘤性腸息肉癌變幾率約為25%~50%。一個1~2厘米的腺瘤性腸息肉癌變幾率為5%左右。所以,腺瘤性腸息肉仿佛埋伏在體內的“定時炸彈”,說不準多少年后啟動開關,開啟“腫瘤模式”。
腸息肉為何會轉變為大腸癌呢?這受綜合因素影響,可能與基因變異,長期喜好油煎、煙熏、火烤等烹飪方式,抽煙,喝酒,反復腹瀉、便秘,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同樣可能導致腸息肉。
腸息肉的幾種常見信號
1、便秘和腹瀉。長期腹瀉和便秘的病人,若藥物療效不佳,就需進一步檢查,排除大腸息肉可能。
2、大便帶血。不少飲食起居不規律、大便秘結的青年人常有大便帶血,若自我藥療1周后還有出血,或用藥好轉后,癥狀常有反復,需及時去醫院就診。
3、腹痛。有長期腹部隱痛者應行腸鏡檢查,在排除大腸息肉后,再進行對癥處理。
4、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若發現大便變細、有凹槽、有黏液,原本一天一次大便,現在變為兩三天一次或一天兩三次,就需要引起重視了。
40歲以上做一次腸鏡
專家建議,老年朋友多關注腸道健康,別把腸道、肛周的問題都歸結為痔瘡。“60歲以上有大便出血、腹脹等問題,一定要做腸鏡檢查。”大腸癌好發于40歲以上的成年人,上了年紀的人更應注意大腸癌發生的可能。
無論哪種腸息肉,早期都沒有不適表現。因為腸道的寬度有3~4厘米,本身還能擴張。息肉的體積在腸道這個“大容器”中顯得微不足道。若因息肉造成便血、腹脹、粘液大便等癥,多表示息肉已到中晚期,甚至是大腸癌的中晚期。而大腸癌早期也常無痛無覺,等出現了便血或其他不適,通常已經不是早期了。
專家建議,40歲以上,從未做過腸鏡的人要做一次腸鏡檢查。比起胰腺癌、肝癌等“兇險”的癌癥,大腸癌的生存率非常高。及時發現和治療,有90%的大腸癌病人可以得救。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冰片可用于治療哪些病癥
2024-10-24外痔患者能否用痔根斷片治療?
2024-10-24前列安栓使用時外面膜是否要撕掉再塞肛
2024-10-24化痔靈片服用后感覺很苦,性狀是否改變
2024-10-24痔瘡用化痔栓,其用法是怎樣的?
2024-10-24肛門旁邊長硬包是怎么回事
2024-10-24痔瘡致大便出血伴輕微疼痛,不癢,咋處
2024-10-24哺乳媽媽長痔瘡可用哪些藥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懷孕脫肛能生小孩嗎?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瘡長什么樣
2024-10-10長痤瘡怎么樣治療
2024-10-09臉上總長痤瘡怎么辦?一文教你科學應對
2024-10-09痤瘡的治療費用大概是多少錢
2024-10-09膿包型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別反復長痘,揭秘長效預防臉部痤瘡的秘訣
2024-09-29結節性痤瘡怎么治療?專業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