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波爐作為新一代高效、節能、快速、簡便及無油污的現代化烹調工具,逐漸普及到廣大平民百姓家庭之中。很多人都懂得用微波爐解凍和加熱食物, 但如能善用微波爐處理食物,對預防由不潔食物傳播的傳染病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一個例子表明,微波爐原來也是家庭中預防腸道傳染病的一名忠實而可靠的“衛士”。
微波爐加熱食物,可殺滅肝炎病毒
1988年7~8月間,美國田納西州某地區爆發了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事件發生后,當地醫學專家通過周密而細致的調查,發現58例病人中有54人(93%)在肝炎發作前4~6周曾在一家餐館就餐,且多在夜間就餐。這家快餐館的一名專做夜餐的廚師在6月30日前后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7月5日住院確診為甲型病毒性肝炎。這名廚師發生腹瀉的期間剛好與就餐者的感染期相吻合,因此認為這名廚師極有可能是這次甲型肝炎爆發的傳播者。從他腸道排出的甲型肝炎病毒經他雙手污染了一份份三明治,這些三明治,成了這次甲型肝炎爆發的傳播媒介。醫學專家將吃過這些三明治后發病的患者列為病例組,未發病者列為對照組。經進一步比較分析,發現對照組11例中有4例在食用三明治前用微波爐處理過,而病例組53人中只有兩人在食用前用微波爐處理過食物。經統計學分析,病例組食用未經微波爐處理的三明治患上甲型肝炎的危險性比對照組高9倍以上。
更令人信服的是,醫學專家還了解到,另外有13名上夜班的工人,幾乎每晚都去那家餐館吃三明治,然而只有一人患了甲型肝炎。原來這名患者每晚驅車去餐館給同伴們買食物,自己總是在回廠的路上就吃掉三明治,而另外12名工人則用微波爐處理30秒鐘左右后再吃,結果無一人發病。上述調查結果充分說明了用微波爐處理受污染食物對防止甲型肝炎的傳播有一定保護作用。用微波爐處理食物30秒鐘,可殺滅污染食物中的肝炎病毒,或至少可降低其致病力,使人不容易患上甲型肝炎。
微波爐能殺死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消除或減少經口傳染的機會
目前市場、餐館中出售的熟食制品或已加工過的快餐制品種類繁多。大量豐富而方便的食品確實節省了人們大量的家務勞動。但食品在制作、運輸和銷售過程中,一旦污染了病菌或病毒,確實會造成病從口入的后果。目前一些地方的食品衛生管理措施仍不嚴格,監督力度十分松垮,就如“放心肉”、“放心菜”的實施中仍有諸多問題一樣,市售一些熟食品的衛生狀況也同樣令人“不放心”。不少腸道傳染病,往往在潛伏期(即從病菌侵入體內開始至出現臨床癥狀為止的一段時間)排菌最多,傳染性最強,而這一期間病人因無癥狀而不易被人發現,如果繼續從事飲食服務工作,就極易造成疾病的傳播。上述這名廚師出現的腹瀉,正是他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的潛伏末期和急性肝炎的早期癥狀,此時傳染性最強,但由于未及時識別而繼續從事食品制作和銷售,結果造成了局部地區的甲型肝炎流行。
醫學研究已證實,用微波爐處理1分鐘,可殺死一般細菌,3分鐘能滅活I型脊髓灰質炎病毒(一種可引起小兒麻痹癥的病毒)和I型腺病毒等病毒。本文的例子也證實,食品經微波爐處理半分鐘至1分鐘后,可有效殺滅甲型肝炎病毒。為此,應向讀者們提醒一下,不管是在星級酒店還是大排檔買回的熟食,最好還是要經家里的微波爐處理一下后才享用,沒有微波爐,也可用鍋把食物蒸過或煮透。這樣做可有效降低甲型及戊型肝炎、傷寒、痢疾等疾病經胃腸道傳播的危險性。
中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專家趙振新教授評說:微波爐能殺死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消除或減少經口傳染的機會,這是毫無疑問的。因為微波可使熱量最快速地在物體(食品)的深部形成,因此,是一種快速而有效的滅菌手段。目前我國市售的微波爐頻段主要有2450兆赫(1兆赫=100萬赫茲)和915兆赫兩種。前者使食物升溫快,殺菌力強,消毒時間短,但其穿透能力較弱,適宜于小件或厚度不大的物品;后者則加熱較慢,消毒時間較長,但其穿透能力強,易達深部。因此,要根據微波爐不同的工作頻率正確地使用它,才能有效地達到衛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