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肝囊腫開窗引流
1。 適應癥
用于囊腔內有溢漏膽汁又不易找出膽管開口,或囊壁較堅厚及感染嚴重的囊腫。
2。 禁忌癥
1、 腫瘤性肝臟囊性病變;
2 、交通性肝囊腫;
3、 多囊肝;
4、 有合并癥的肝囊腫;
5 、位置深且無癥狀的小囊腫;
6、 肝內膽管囊狀擴張癥。
3。 最佳時間
當前手術最佳時間謹遵醫囑。
4。 術前準備
1、同一般肝臟手術。
2、肝臟B超,CT或MRI檢查。
3、重要臟器的功能測定(心、肺、肝、腎等)。
4、除外肝包蟲病,肝囊性腫瘤。
5、如果不能除外囊腫與膽道相通,需行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
5。 術前注意
暫無可參考資料。
6。 手術步驟
1、根據囊腫的位置選擇適宜的腹部切口。取右肋緣下斜行切口或右上腹經腹直肌切口。
2、探查全肝情況,明確病灶數量和部位。顯露擬行手術的囊腫,用7號或9號針頭穿刺抽液,檢查所抽除的液體的性狀。單純性囊腫的液體應為淡黃色的澄清透明水狀液體。若囊液為血性、混濁或有膽汁染色則表明有并發癥,若囊液呈黏液狀則可能為腫瘤性囊腫,均不宜行開窗手術。
3、選擇囊腫壁菲薄處,用尖刀切開囊壁,放出囊液。用電刀或剪刀切除纖維性囊壁與肝包膜,囊壁與肝組織交接處切緣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予縫扎止血。剪下之囊壁留送病理檢查。
4、檢查囊腔內部。單純性囊腫腔內光滑,若有贅生物或乳頭樣突起,應采取活體組織做冰凍切片檢查。注意鑒別囊內皺襞與腫物,前者內含肝實質萎縮后余下的血管和膽管結構,切開時會發生大量出血。囊腔內如無明確出血或膽瘺情況,可用蘸有碘酊的紗布團涂抹囊壁以燒灼破壞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細胞。
5、囊腫開窗后將囊腔敞開,不做縫合。較大的囊腔可用大網膜填塞,囊腔內及腹腔內一般不放置引流。但對已并發囊腫感染、囊內出血或囊液內混有膽汁時,應于囊腫開窗口旁放置雙套管,術后持續負壓吸引。
7。 并發癥
暫無可參考資料。
8。 后遺癥
暫無可參考資料。
9。 術后飲食
多吃新鮮蔬果、控制糖類食物攝入,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蛋禽類魚蝦類等,忌煙酒辛辣燒烤煙熏油炸腌制食物。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飲食,臥床休息。 養肝的首選的食物為谷類,如糯米、黑米、高梁、黍米;其次為紅棗、桂圓、核桃、栗子;還有肉魚類。
10。 術后護理
1、同一般肝臟手術。
2、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利引流和囊液的吸收。
3、引流管接無菌袋,若無膽汁引出2~3d內拔除。
4、術后應復查B超或CT了解手術效果。
11。 注意事項
1、術中應注意開窗必須夠大,一般至少應達囊腫直徑的1/3以上。部分療效不滿意的病例,通常是因開窗較小,引流口與周圍組織粘連而封閉,致使囊液又積蓄在囊腔內,因此開窗應盡可能將無肝組織的囊壁切除,至少在1/3以上,使開口盡量擴大,并可減少殘留囊腫的分泌量。
2、切緣應仔細縫扎止血。
3、對存在并發癥的囊腫,應先處理并發癥。當囊液內混有膽汁時,在囊壁部分切除后,應注意尋找膽管開口,并予以妥善縫扎,必要時可行膽總管切開“T”管引流術,以利膽瘺的閉合。多房性肝囊腫的房間隔常有較多血管支,有的較粗大,由于囊內壓力高致使血管腔萎縮,常不易辨認,如不慎損傷則出血量較大,故在處理房間隔時、必須在直視下進行。合并囊內感染或膿腫,可在囊內放置引流管引出腹外。待感染控制后,可經引流管注入硬化劑以使殘腔閉合。
4、盡量避免囊腫-空腸吻合術以免引流不充分而發生感染。如果確有需要亦僅用于合并膽瘺的孤立性巨大囊腫,禁用于多囊肝以免感染波及鄰近的囊腫而導致無法控制的嚴重后果。行囊腫-腸道吻合時,應最大限度地切除囊壁,并做到低位引流。
12。 手術影響
切除部分囊腫頂壁(即“開窗”),吸凈囊液,使囊腔向腹腔內開放。若囊腫并發感染或囊內有陳舊性出血時,開窗后清理囊腔,并將部分帶蒂大網膜填塞囊腔,腹腔內置“煙卷”、血漿管引流。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攜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黃疸時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藥對乙肝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擾素對 CMV 肝炎的治療效果如何
2024-10-21黃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療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擾素α治療慢性乙肝效果不佳應如何處
2024-10-21復方木雞顆粒能夠用于哪些病癥的治療?
2024-10-21乙肝小三陽的相關知識及應對措施
2024-10-21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