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診斷檢查方法原發性肝癌如何診斷?
肝癌常常被人們誤認為不治之癥,以為一旦查出患有肝癌,那么就沒有了生存的希望,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肝癌早期癥狀雖然并不明顯,但是如果能在肝癌病變前期的及早診斷治療,患者還是有生還的機會的。
1、超聲檢查。B超檢查經濟方便,可以顯示腫瘤的大小、形態與部位,診斷準確率約為90%。對肝臟病變的檢出率也是比較高的。這是早期肝癌的檢查方法之一,通常來講,肝癌從1cm長到3cm,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所以若第一次做B超肝癌檢查沒看見肝癌的話,4~6個月后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3cm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
2、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檢查是這幾年發展比較快的一種檢查方式,過去來說核磁共振沒有CT檢查那么理想,現在隨著核磁共振的技術不斷發展,掃描時間越來越快,分辨率也越來越高了,對于肝臟的一些小病灶也能作為一個比較準確的判斷,現在核磁共振對于肝癌的檢查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3、CT檢查。用CT檢查肝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全國來說做得比較多。不過當肝癌直徑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實質CT難以顯示。肝癌呈彌漫性,CT不易發現;區別原發性或繼發性肝癌有困難。
4、甲胎蛋白檢查。當B超和/或CT等成像檢查懷疑是早期肝癌時,一般會建議做個甲胎蛋白檢查輔助診斷。甲胎蛋白檢查也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檢查方式,看有沒有腫瘤標記物,甲胎蛋白對于檢查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我們臨床上也發現一部分病人的甲胎蛋白不一定高,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可以是高,但是甲胎蛋白不高的患者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
5、PET-CT。PET-CT是將PET與CT融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統為一體,既可通過CT形態顯像進行病灶的精確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功能顯像反映肝臟占位組織的生化代謝信息,并且同時渾身掃描可以了解整體狀況和評估轉移情況,是早期肝癌的檢查方法之一,有乙肝等情況的患者可考慮檢查,可達到早期發現病灶的目的,同時可了解腫瘤治療前后的大小和代謝變化。原發性肝癌的診斷標準一、原發性肝癌病理學診斷標準:肝臟占位病灶或者肝外轉移灶活檢或手術切除組織標本,經病理組織學和/或細胞學檢查診斷為HCC,此為金標準。二、原發性肝癌臨床診斷標準:在所有的實體瘤中,唯有HCC可采用臨床診斷標準,國內、外都認可,非侵襲性、簡易方便和可操作強,一般認為主要取決于三大因素,即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學檢查結果以及血清AFP水平;但是學術界的認識和具體要求各有不同,常有變化,實際應用時也有誤差,因此,結合我國的國情、既往的國內標準和臨床實際,專家組提議宜從嚴掌握和聯合分析,要求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中的(1)+(2)a兩項或者(1)+(2)b+(3)三項時。
可以確立HCC的臨床診斷: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抗原陽性)的證據。
2、血清AFP≥400μg/L持續1個月或≥200μg/L持續2個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生殖系胚胎源性腫瘤、活動性肝病及繼發性肝癌等。
3、典型的HCC影像學特征:同期多排CT掃描和/或動態對比增強MRI檢查顯示肝臟占位在動脈期快速不均質血管強化(Arterialhypervascularity),而靜脈期或延遲期快速洗脫。
(1)如果肝臟占位直徑為1-2cm,則需要CT和MRI兩項影像學檢查都顯示肝臟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方可診斷HCC,以加強診斷的特異性。
(2)如果肝臟占位直徑≥2cm,CT和MRI兩項影像學檢查中有一項顯示肝臟占位具有上述肝癌的特征,即可診斷HCC。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陽應如何應對
2024-10-22大三陽孕婦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陽孕婦懷孕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4-10-22小兒肝炎治療期間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2024-10-22乙肝這種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應如何應對?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攜帶者能否給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