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典型臨床表現
一、肝功能代償期
大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常缺乏特異性。可有乏力、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右上腹隱痛和腹瀉等癥狀。其中以乏力和食欲不振出現較早,且較突出。上述癥狀多呈間歇性,因勞累或伴發病而出現,經休息后可緩解。
全身狀況一般無異常,體征不明顯,肝臟不腫大或輕度腫大,部對患者伴脾腫大,并可出現蜘蛛痔和肝掌。肝功能檢查多在正常范圍內或有輕度異常。
二、肝功能失代償期
有明顯的癥狀出現,主要有兩大類:①肝功能損害所引起的血漿清蛋白降低、水腫、腹水、黃疽、肝性腦病等;②門靜脈梗阻及高壓所產生的側支循環形成,包括脾腫大、脾功能亢進及腹水等。
l、癥狀
(1)食欲減退為最常見的癥狀,有時伴有惡心、嘔吐,多由于胃腸充血,胃腸道分泌與吸收功能紊亂所致,晚期腹水形成,消化道出血和肝功能衰竭將更加嚴重。
(2)體重減輕為多見癥狀,主要因食欲減退,進食不夠,胃腸道消化及吸收障礙,體內清蛋白合成減少。
(3)疲倦乏力也為早期癥狀之一,其程度自輕度疲倦感覺至嚴重乏力,與肝病的活動程度一致。產生乏力的原因為:①進食的熱量不足;②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的中間代謝障礙,致能量產生不足;③肝臟損害或膽汁排泄不暢時,血中膽堿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④乳酸轉化為肝糖原的過程發生障礙,肌肉活動后,乳酸蓄積過多。
(4)腹瀉相當多見,多由腸壁水腫、腸道吸收不良(以脂肪為主)、煙酸的缺乏及寄生蟲感染因素所致c
(5)腹痛引起的原因有牌周圍炎、肝細胞進行性壞死、肝周圍炎、門靜脈血栓形成和(或)門靜脈炎等。腹痛在大結節性肝硬化中較為多見,約占60%~80%。疼痛多在上腹部,常為陣發性,有時呈絞痛性質。腹痛也可因伴發消化性潰瘍、膽道疾病、腸道感染等引起。與腹痛同時出現的發熱、黃疽和肝區疼痛常與肝病本身有關。
(6)腹脹為常見癥狀,可能出低鐘血癥、胃腸脹氣、腹水和肝脾腫大所致。
(7)出血肝功能減退影響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于的合成,脾功能亢進義引起血小板的減少,故常出現牙齦、鼻腔出血·皮膚和激膜有紫斑或出血點或有嘔血與黑糞,女性常有月經過多。
(8)神經精神癥狀如出現嗜睡、興奮和水僵等癥狀,應考慮肝性腦病的可能。
2、體征
(l)面容
面色多較病前黝黑,可能由于雌激素增加、使體內硫氨基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減弱。因而酪氨酸變成黑色素之量增多所致;也可能由于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和肝臟不能代謝腺垂體所對泌的黑色素細胞刺激素所致。除面部(尤其是眼周圍)外,手掌紋理和皮膚皺用等處也有色素沉著。晚期病人面容消瘦枯萎。面頰有小血管擴張、口唇十燥。
(2)黃疸
出現黃疸表示肝細胞有明顯損害,對預后的判斷有一定意義。
(3)發熱
約1/3活動性肝硬化的病人常有不規則低熱,可能由于肝臟不能滅活致熱性激素,例如還原尿睪酮或還原膽烷醇酮(etiocholanolone)所致。此類發熱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只有在肝病好轉時才能消失。如出現持續熱尤其是高熱、多數提示并發呼吸道、泌尿道或腹水感染,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等。合并結核病的也不少見。
(4)腹壁靜脈怒張
由于門靜脈高壓和側支循環建立與血管擴張,在腹壁與下胸壁可見到怒張的皮下靜脈。臍圍靜脈突起形成的水母頭狀的靜脈曲張,或靜脈上有連續的靜脈雜音等體征均屬罕見。
(5)腹水
腹水的出現常提示肝硬化已屬晚期,在出現前常先有腸脹氣。一般病例腹水聚積較慢,而短期內形成腹水者多有明顯的誘發因素,如有感染、上消化道出血、門靜脈血栓形成和外科手術等誘因時,腹水形成迅速,且不易消退。出現大量腹水而腹內壓力顯著增高時,臍可突出而形成臍疝。由于隔肌抬高,可出現呼吸困難和心悸。
(6)胸水
腹水患者伴有胸水者不太少見。其中以右側胸水較多見,雙側者次之,單純左側者最少。胸水產生的機制還不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①低清蛋白血癥;
②奇靜脈、半奇靜脈系統壓力增高;
③肝淋巴流量增加以致胸膜淋巴管擴張、淤積和破壞,淋巴液外溢而形成胸水;
④腹壓增高,膈肌腱索部變薄,并可以形成孔道,腹水即可漏人胸腔。
(7)脾腫大
脾臟一般為中度腫大,有時可為巨脾。并發上消化道出血時,脾臟可暫時縮小,甚至不能觸及。
(8)肝臟情況
肝硬化時,肝臟的大小、硬度與平滑程度不一,與肝內脂肪浸潤的多少、以及肝細胞再生、纖維組織增生和收縮的程度有關。早期肝臟腫大,表面光滑,中等硬度,晚期縮小、堅硬,表面呈結節狀,一般無壓痛,但有進行性肝細胞壞死或并發肝炎和肝周圍炎時可有觸痛與叩擊痛。
(9)內分泌功能失調的表現
當肝硬化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時可致男性睪丸萎縮,軍酮分泌減少時可引起男性乳房發育和陰毛稀少,女性病人有月經過少和閉經、不孕。雌激素過多,可使周圍毛細血管擴張而產生蜘蛛德與肝掌。蜘蛛德叮隨肝功能的改善而消失,而新的蜘蛛濾出現,則提示肝損害有發展。肝掌是手掌發紅,特別在大魚際、小國際和手指末端的肌肉肥厚部,呈斑狀發紅。
(10)出血征象
皮膚和部膜(包括口腔、鼻腔及痔核)常出現瘀點、瘀斑、血腫及新鮮出血灶,系由于肝功能減退時,某些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和(或)脾功能亢進時血小板減少所致。
(11)營養缺乏表現
如消瘦、貧血、皮膚粗糙。水腫、臺光滑、口角炎、指甲蒼白或呈匙狀。多發性神經炎等。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患者家屬怎樣正確對待病人?
2024-10-22患乙肝后易疲勞沒精神,用什么藥能治療
2024-10-22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對身高有影響
2024-10-22一年前查出脂肪肝未治療,可用哪些藥?
2024-10-22如何有效降低轉氨酶
2024-10-22查出脂肪肝用什么藥治療較好
2024-10-22大三陽如何有效治療及用藥?
2024-10-22肝炎患者飲食有哪些禁忌?
2024-10-22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