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肉不歡容易患上脂肪肝 患上脂肪肝的八類人群
脂肪肝是導致現代人健康問題的高發疾病之一。很多人都自嘲說這是一種富貴病,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大部分脂肪肝患者都是超重肥胖人群。但是,除了肥胖者之外,還有八類人群有容易患脂肪肝,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吧。
容易患上脂肪肝的八類人群
1、肥胖者。肥胖者皮下脂肪組織脂肪分解,造成脂肪沉積在肝臟中。
2、嗜酒者。酒精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可導致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因此,飲酒越多,肝內脂肪酸越容易堆積,越容易導致酒精性脂肪肝。
3、年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新陳代謝功能逐漸衰退,運動量也隨之減少,脂肪沉著的幾率也隨之增加。同時中老年人罹患內分泌疾病者較多,如糖尿病可造成代謝紊亂,最終使脂肪在肝內堆積。
4、喜葷者。不少年輕人常常家庭聚會、朋友宴請,食用過多的高脂肪食物,會使肝臟負擔加重,肝臟對脂肪的攝取、合成增加,或轉運、利用減少,就會導致肝內脂肪堆積。
5、少動者。長期不運動會導致體內過剩的養分轉化為脂肪,這些脂肪沉積于皮下時,表現為肥胖,積存于肝臟,則表現為脂肪肝。
6、饑餓者。經常饑餓的人,由于血糖降低,肝組織中的脂肪酸被調動進入血液,使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升高,可致肝臟脂肪堆積。
7、營養不良者。由于蛋白質缺乏,而導致極低密度脂蛋白合成減少,造成肝臟轉運甘油三酯時發生障礙,使脂肪在肝內堆積。
8、肝炎者。由于攝食過多、運動減少,加之肝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極易造成脂肪在肝內存積。
如何正確預防脂肪肝?
超重、肥胖目前是引起脂肪肝的首要原因。通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來控制體重是防治脂肪肝的基礎,俗話說“管住嘴,邁開腿”——就是提醒大家要控制飲食、適當運動。
1、控制飲食,從源頭上消除“膘”
現代人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是導致糖尿病、脂肪肝等疾病高發的原因之一,因此應多提倡人們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不吃或少吃動物性脂肪,多食新鮮的蔬菜、水果。專家提醒大家,飲食上要注意控制總量,量出為入。
首先要注意飲食上的熱量限制,舉個例子,1個雞蛋=1片面包=1聽啤酒=1勺油=90千卡。飲食應當保證有充足的營養素,保持低糖低脂飲食,增加膳食纖維含量。適宜的食品有:瘦肉、魚和海產品、蛋類(去黃)、脫脂奶類、豆制品、蔬菜和含糖低的各種水果。
少吃多餐,放慢進餐速度,不要進餐后即睡或靜坐不動。減少鹽攝入量,以免增加體內水儲留。少吃刺激食欲的食物。
2、運動減脂
長期久坐,缺乏運動,不僅使機體攝入的營養物質得不到轉化,成為脂肪在體內堆積,造成肥胖,而且還會使肝內脂肪堆積過多,形成脂肪肝。因此,久坐人群或脂肪肝患者應當根據自身的體質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如慢跑、游泳等,加強鍛煉,減少脂肪肝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時應注意循序漸進,避免過度運動造成損傷。另外,力量型的運動如一些器械運動也有助于減少肝內脂肪。一般減肥運動時間每次為60分鐘左右。晚飯后一小時,即使你想看看電腦、電視,也可以面對屏幕原地跑跑步。
專家建議大家針對自己的年齡、性別、體能、疾病情況,分階段制定個體化的運動計劃。運動鍛煉還要注意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并根據自己的健康狀況定期進行調整。
3、根據病因采取相應的預防
慢性嗜酒者約60%可出現脂肪肝,因此長期大量飲酒者應當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當積極控制飲食,減輕體重;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應當積極有效的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
4、慎用藥物
任何藥物進入體內都要經過肝臟解毒,在選用藥物時更要慎重,謹防藥物的毒副作用,特別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絕對不能用,避免進一步加重肝臟的損害。
5、此外心情要開朗
不暴怒,少氣惱,注意勞逸結合等也是相當重要的。
脂肪肝的預防主要就是兩方面,一方面即要注意合理的飲食,健康的飲食。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強運動。
(責任編輯:文艷梅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泗洪抽血檢查和肝臟彩超費用合理嗎?
2024-10-24乙肝病毒攜帶者進廠工作是否受限?
2024-10-24怎樣在網上進行肝病科掛號,從哪個窗口
2024-10-24患有肝膽結石,何處能買到愛活膽通?
2024-10-24肝硬化復查甲胎蛋白 342 偏高,如
2024-10-24脂肪肝患者服用護肝片是否有效
2024-10-24乙肝寧顆粒有哪些成分?
2024-10-24心跳每分鐘 107 次,檢查器官正常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