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乙肝清認清“三部曲” 乙肝可用中醫療法
乙肝是一種傳染性疾病,給許多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危害,如果患上乙肝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不可以拖延病情,以免病情惡化對身體造成大的傷害。
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消炎護肝等治療方法。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就應該在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漆t師指導下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
目前國內外公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藥物主要包括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并各有其優缺點。前者的優點是e抗原血清轉換率較高,療效相對持久,耐藥較少,其缺點是需要注射給藥,不良反應較明顯,不適于肝硬化患者。后者的優點是口服給藥,抑制病毒作用強,不良反應少而輕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償患者,并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療效可以持續增加,其缺點是e抗原血清轉換率較低,會產生耐藥,但隨著新的核苷類似物的上市,耐藥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限于目前醫療水平還不能完全和持久地消除人體內的乙肝病毒,以上兩者面臨的共同問題是可能需要長期用藥。
干擾素包括普通干擾素α和長效干擾素α-2a,,隔天一次或每周一次,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病、中性粒細胞或血小板減少、精神病等病史不應使用,用藥期間會出現發熱、疲乏、肌痛、頭痛、胃腸道反應、白細胞下降等不良反應,需要醫生嚴密監控,療程為半年或一年。療效和療程成正比。對干擾素治療后復發的患者,再用干擾素仍然有效。
核苷(酸)類似物目前國內上市的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拉米夫定起效迅速,抑制病毒作用強,安全性好,但是長期治療耐藥發生率較高,需要定期監測,一旦發現病毒再次復制,需要及時加用阿德福韋酯。阿德福韋酯是目前綜合耐藥率最低的核苷類似物,長期使用可以使病毒得到很好的抑制,肝臟組織學得到改善,同時阿德福韋酯與拉米夫定不存在交叉耐藥,尤其適合于長期用藥或已發生拉米夫定耐藥者。對于因其他疾病而接受化療、免疫抑制劑(特別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或乙肝患者,都應在治療前1周開始服用拉米夫定,化療或免疫抑制劑治療停止后,應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拉米夫定停藥時間。。恩替卡韋短期治療效果與拉米夫定相似,但是耐藥發生較拉米夫定為低,由于與拉米夫定存在交叉耐藥,雖然劑量加倍也可以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患者,但是恩替卡韋的耐藥明顯上升,所以從經濟學和臨床角度看都不適用于治療耐藥患者。恩替卡韋治療病毒載量較高的初治患者,短期內療效不錯,可以較快抑制病毒復制,但是,目前國內外恩替卡韋的資料相對較少,在小鼠中發現有腫瘤發生率增高,因此適于短程使用,能否作為長期治療的選擇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抗病毒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復制,改善肝功能,延緩疾病進展,但對于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本身并不能改變終末期肝硬化的最終結局,終末期肝硬化應盡早進行肝移植不僅僅是挽救生命,還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質量,肝移植已逐漸成為治療終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
乙肝治療踏準“科學三步曲”
耐藥是所有口服抗病毒治療藥物的共性,是任何口服抗病毒藥物都可能面臨的問題。只要每三個月檢測HBV-DNA和肝功能,進行療效考核,就能發現早期病毒變異,且藥物不良反應同樣能及時發現。即使發生了耐藥,目前也已經有了可以抑制耐藥病毒復制的藥物,完全可以通過盡早改變治療方案控制住耐藥和疾病的發展。
如果將慢性乙肝的長期治療看作一場曠日持久的“健康保衛戰”,那么科學的用藥習慣和合理的服藥方式就是乙肝患者握在手中的“長效武器”。而對于不同的“武器”,則需要配備不同的使用法則。對此,專家表示,目前存在的乙肝抗病毒藥物主要有干擾素和核苷(酸)類似物兩大類,其給藥習慣各不相同,患者應當踏準其中的“科學三步曲”。
第一步劑量篇:按體重“分級”給藥
藥物的安全性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乙肝患者也不例外。然而,對于每次該服用多少劑量,許多患者卻并不清楚。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成軍教授指出,對于乙肝患者若按固定劑量給藥,那么其對體重輕的病人持續應答率較高,但可能不良反應大,致使部分病人不得不減量或停藥;但是對于大體重病人而言,其藥物不良反應雖然小,但也有可能因劑量不足而影響療效。
如此看來,按體重給藥應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方法。按照病人的耐受性分門別類地給藥,可使所有患者獲得相同的治愈機會。聚乙二醇干擾素等長效干擾素可將病人體重等因素都考慮在內,讓不同體重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同,避免了單一固定劑量給藥時,體重小的病人骨髓抑制發生率高的缺點,有利于使不良反應最小化,療效最大化。
第二步環境篇:規律作息緩解壓力
乙肝患者除了定時定量地服藥外,也應當重視用藥時的作息環境。比如在注射長效干擾素前后,乙肝患者需要補充足量的睡眠。每天小睡30-40分鐘,可以幫助恢復體力。但同時也注意不要在接近晚上的時候打盹,否則容易影響夜間的睡眠。隨時把握時間小睡一番,即使沒有真正睡著,也能幫助患者恢復精神。其次,患者在用藥期間也需要配合適量的運動。輕松的有氧運動,自由散步是專家較為推薦的方法。通過慢慢加快速度,增加距離的運動方式可以使身體得到全面鍛煉。此外,游泳和瑜珈等運動也能減輕患者治療期間的精神壓力。
第三步飲食篇:克服味覺、嗅覺變化
在日常飲食方面專家特別強調,藥物治療期間,乙肝患者的“飲食功課”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正確合理地安排飲食,能夠幫助患者對抗病毒,增強對治療的反應。有數據顯示,肝炎患者在治療期間的營養需求會比患病前高出20%左右。但是受到藥物治療等多種影響,他們的味覺和嗅覺卻可能會發生一些細微的改變。比如,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肉可能吃起來口感略微苦澀,對于烹調中的食物氣味也會覺得反感。對此,專家建議,患者可在用餐或烹調期間,打開排風扇通風,以減少食物的氣味。至于蛋白質類食物則仍應鼓勵自己積極攝取。
乙肝可采用的中醫療法
中醫療法一:保肝抗纖法
保肝抗纖法也是一種扶正祛邪的方法,治標與固本同治。不論祛除標實之后,或在邪實伴有正虛時均應重視培本。主要針對陰虛血瘀型,以補益肝腎,活血化瘀為主。
適用于乙肝患者伴有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兩肋隱痛或刺痛或遺精早泄,小便短赤,大便于結,舌紅少津或無苔,脈細弦而澀。
中醫療法二:保肝降酶法
保肝降酶法用于肝熱,肝火實證,以泄熱利膽,解毒瀉火為主,因肝火內燔,游行于三焦所致一身上下內外皆可患病。主要針對肝膽濕熱型,以泄熱利膽,解毒瀉火為主。
適用于乙肝患者脘腹脹滿,口苦口干,納呆食少,厭油惡心,心煩不寧,兩肋隱痛,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質偏紅,苔黃多膩,脈弦數。
中醫療法三:保肝轉陰法
保肝轉陰法是一種扶正祛邪的方法,也是調整肝脾功能的常用方法,因脾胃功能失調常導致肝病發生。主要針對脾胃氣虛型,以健脾益氣,和胃祛邪為主。
適用于乙肝患者出現精神疲憊,面色白或虛腫,口淡無味、食后腹脹,大便軟成稀溏,舌淡苔薄、脈沉或弱。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攜帶者看不懂檢查指標怎么辦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種藥物治療后指標正常,何時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過藥物治好及用藥時
2024-10-24水飛薊賓膠囊的治療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歲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異常,求
2024-10-24谷丙轉氨酶 140 復查,身高 17
2024-10-24轉氨酶過高怎樣能快速降下來
2024-10-24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