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都有哪些忌口?慢性乙肝三個飲食原則
營養補充對于患者來說很重要,乙肝患者并非營養越多越好,乙肝患者飲食有講究,該吃的要吃,不該吃的就不能吃。因忌口不當而引起乙肝復發或加重的事例并不少見。乙肝患者的忌口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不少人認為乙肝患者免疫力差,需要補充營養,所以種類繁多的飲食不斷吃進肚里,其實乙肝患者并非營養越多越好,乙肝患者飲食有講究,該吃的要吃,不該吃的就不能吃。自古中醫對患者的飲食宜忌極為重視,認為各種食物屬性有寒熱之異,氣味有厚薄之殊,必須因人因病而有所選擇。在臨床實踐中,我們也經常會碰到許多這樣的例子,如有的肝炎患者因進食了某些食物或補藥后,血清丙氨酸轉氨酶水平反而明顯升高或遲遲不能恢復正常;有的肝病患者本來病情已穩定了,但因進食了一些蝦、蟹等海產品后肝病再次出現復發;有的肝硬化患者,因吃了一些魚肉等高蛋白食物后,結果發生了肝昏迷等。因忌口不當而引起乙肝復發或加重的事例并不少見。
乙肝患者都有哪些忌口呢?
1、忌食易于引起乙肝病人過敏反應的食物:大多數人喜食味美、肉嫩、營養價值極高的海蝦、海蟹等海鮮食品,但少數有過敏體質的人,每當他們進食了這些海鮮發物后,會立即出現不同程度的變態反應,臨床出現腹痛、腹瀉、顏面潮紅、尊麻疹、皮膚瘙癢,嚴重者甚至發生休克和死亡。由于肝臟是參與變態反應的重要器官,因此肝臟受損在所難免。尤其原有肝病者可使病情加重;或者病情已穩定的肝病,又可能會再次復發。所以肝炎發作期,不宜吃海鮮發物。
2、忌食易于引起乙肝病情加重的食物:每種食物都有不同的生化成分、理化特性和藥理作用,因而它對人體的物質代謝功能可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急性黃疽型肝炎患者,如過多地攝入油膩食物,會引起腹脹、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等:恢復期的肝病患者,如進食過多的糖類食物可引起肥胖、脂肪肝:肝硬化晚期和重癥肝炎患者,因大量進食高蛋白食物而引起肝昏迷;有酸中毒的患者如再大量食醋則會使病情加重;有的肝病患者,因服用了人參、黨參、鹿茸等滋補品后,反而導致丙氨酸轉氨酶升高或出現黃疽。有學者分析,人參、黨參等補品能增強細胞的免疫功能,激發淋巴細胞對肝炎病毒的殺傷作用,但同時也使肝細胞受到損傷,引起丙氨酸轉氨酶升高。少吃油炸、煎烤食品,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這些飲食容易引發肝昏迷或上消化道出血。
3、忌食易于引起肝臟損害的食物:現已清楚,肝癌的發生與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黃曲霉素和飲用水污染等多種因素有關。在發霉的花生和玉米粉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霉素,在酸菜和腌菜中含有較多的亞硝胺類物質。因此,這些食物進食過多,就容易誘發肝癌,尤其是那些慢性肝炎、肝硬化和乙肝病毒慢性攜帶者應特別注意。肝炎患者不宜吃腌制的咸菜、醬菜等。忌吃松花蛋:因其制作過程中需用鉛粉,常食易致鉛中毒及鈣缺乏,影響肝功能恢復;肝硬化病人因為門靜脈高壓而致不同程度的靜脈曲張,主要有食管靜脈曲張、胃內靜脈曲張及食管下端靜脈曲張,如果飲食不注意,很容易導致這些靜脈破裂,出現消化道出血,誘發肝昏迷,嚴重者導致死亡,所以,肝硬化病人應避免食用生硬、帶刺或帶骨的肉類,以及含植物纖維素(纖維素食品)過多的蔬菜(蔬菜食品),因這些食物很易傷及曲張的靜脈。
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對肝細胞有直接損傷作用,長期大量飲酒還可致營養不良、代謝異常和免疫功能紊亂以及中毒性肝損傷,如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變等。
另外,刀豆的兩端尖角部分、產生黑斑的甘薯和鮮金針菜等食物;含有秋水仙堿等毒性物質,如處理不當,食后均可發生中毒現象而加、重肝損害。
4、忌食易于降低某些藥物功效的食物:有些食物攝入體內后可以改變或影響藥物的吸收、代謝和藥理作用。例如,牛奶、豆腐等食物中含有的鈣、鎂、鐵等離子,可與四環素類藥物結構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莨菪堿類藥物能解除血管痙攣,改善肝臟的微循環,是治療黃疽型肝炎的常用藥物,但茶水中的鞣蛋白可與食若堿類藥物中的生物堿結合,從而影響其吸收、降低療效;氨基比林是常用的退熱藥,但攝入含有亞硝酸鹽較多的咸菜和發黃的青菜等食物后,可結合形成致肝癌能力很強的亞硝胺物質;另外,柿子中含有鞣酸,可與鐵質結合而影響鐵的吸收,因此,貧血者不宜食柿子:有的食物同食可能還會致病,如柑橘中含黃酮類成分,可與蘿卜中的硫氫酸發生作用,而抑制甲狀腺功能,并誘發甲狀腺腫大,因此柑橘與蘿卜不要同食。
5、正在服用肝病藥物的乙肝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例如患者正在服用甘草酸制劑治療,不宜吃具有排鉀性質的食物,例如胡蘿卜等。甘草有類固醇樣作用,具有排鉀性質,容易導致低血鉀,此時應食用含鉀的食物。而胡蘿卜中所含的“琥珀酸鉀鹽”的成分具有排鉀作用,二者同用,可導致低血鉀癥。表現為全身無力、煩躁不安、胃部不適等癥狀。五味子制劑酸性作用強,此時不宜多食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胃潰瘍的風險。
慢性乙肝飲食原則
1、飲食宜清淡
宜多進食新鮮蔬菜,如青菜、芹菜、菠菜、黃瓜、西紅柿等;多吃水果,如蘋果、生梨、香蕉、葡萄、柑橘等。
2、食物要富含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人類生命活動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慢性乙肝患者一旦病情好轉,即應逐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并選用優質蛋白質和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以利于肝細胞的再生和修復。這類食物有牛奶、雞蛋、魚、精瘦肉、豆制品等。一般而言,成人以每天攝入蛋白質1-1.5克/千克體重為宜。
3、補充微量元素
慢性乙肝患者體內往往缺乏鋅、錳、硒等微量元素,部分病人還缺乏鈣、磷、鐵等礦物質。因此宜補充含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海藻、牡蠣、香菇、芝麻、大棗、杞子等。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攜帶者看不懂檢查指標怎么辦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種藥物治療后指標正常,何時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過藥物治好及用藥時
2024-10-24水飛薊賓膠囊的治療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歲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異常,求
2024-10-24谷丙轉氨酶 140 復查,身高 17
2024-10-24轉氨酶過高怎樣能快速降下來
2024-10-24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