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易增加患肝癌風險 教你7法喝酒不傷肝
親朋好友相聚常常要喝點酒,推杯換盞間,有些人酒一下肚臉就紅了,以前人們多認為這是不勝酒力;近年來,“臉紅人酒量大、代謝快”的說法占據了主流。近日,一位喻先生來電,稱自己一喝酒就臉紅,生意場上的朋友都說他能喝,在一次喝 了二兩白酒后,吐得一塌糊涂不說,半夜去醫院急診打保肝吊針才緩過來,“我真的是喝怕 了!”
“喝酒上臉的人真能喝酒嗎?有沒有科學依據?”這樣的話題在各大網絡上流傳,關注的人不僅是經常喝酒的人。
喝酒臉紅預示乙醛脫氫酶缺乏
有資料表明,人喝酒后體內解酒包括以下幾個過程:酒精首先經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變成乙酸,乙酸參與到體內的多個代謝途徑中最終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一沾酒就臉紅,越喝酒臉越紅,說明這類人乙醛脫氫酶缺乏。酒越喝越多,乙醛在體內越積越多,甚至會導致人出現臉紅、頭暈、惡心想吐等現象。他表示,喝酒臉發白的人更需要引起重視,他們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都缺乏,酒精在體內蓄積,血液攜氧能力下降,表現的癥狀就是臉發紅或發白。喝酒傷肝、傷心、傷胃,其實是乙醛在作怪。
科學松鼠會成員云無心曾撰文稱,人體的口腔中含有大量細菌,能產生乙醇脫氫酶,把酒精氧化成乙醛。在酒精的體內代謝中,乙醛應該被乙醛脫氫酶進一步氧化成乙酸。但是,亞洲人估計有30%-50%缺乏乙醛脫氫酶,表現出來,就是喝酒臉紅。
雖然有人經過不斷“鍛煉”,逐漸對乙醛臉紅的現象產生耐受,越喝越多。然而,乙醛脫氫酶缺乏的問題出在基因上,并不能通過“鍛煉”改變現狀。盡管沒有醉倒,但乙醛在體內的堆積越來越多,對身體的損傷也越來越大。
喝酒容易導致患肝癌幾率增加
酒精雖然不直接致癌,但它在體內的第一個代謝產物——乙醛,可以穩定地附著在DNA分子上,導致癌變或者突變。乙醛已被劃分為一級致癌物,有證據證實它對人類有致癌性。產生的乙醛又不能進一步轉化,就在口腔中累積,然后進入后續的消化道引發癌變。通常情況下,唾液中幾乎檢測不到乙醛的存在。但喝酒之后,乙醛含量明顯增加,可以持續4個小時。乙醛脫氫酶缺乏的人群中,喝酒后唾液中乙醛的濃度比正常人高兩三倍。乙醛會增加整個消化道的癌癥風險。喝酒臉紅的人,當別人勸你喝酒時,你承擔的多種癌癥風險是正常人的幾倍甚至十幾倍。
人在喝酒、解酒的過程中,除了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外,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它對許多組織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損傷,被認為有多種致癌效應,在動物試驗中甚至用乙醛來做癌癥模型的誘變劑。
教你如何喝酒不傷肝
如何既能喝酒聯絡感情又能不傷身呢?教你幾招:
1. 忌空腹喝酒:飲酒前先喝一杯牛奶或酸奶,或吃幾片面包,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2. B族維生素:估計飲酒多時,提前服用維生素B族直至應酬漸少,以保護肝臟,也可有意識地多吃富含維生素B族的動物肝臟、豬牛羊肉,蛋黃、蔬菜、燕麥等粗糧,以提高體內Vb族含量。
3. 多喝白開水:喝白酒時,要多喝白開水,以利于酒精盡快隨尿排出體外;喝啤酒時,要勤上廁所;喝烈酒時最好加冰塊。
4. 忌豪飲:喝酒不宜過快過勐,應當慢慢喝,讓身體有時間分解體內的乙醇,酒桌上罰酒數杯或一口悶易醉酒。
5. 多吃綠葉蔬菜:喝酒時多吃綠葉蔬菜,其中的抗氧化劑和維生素可保護肝臟。
6. 多吃豆制品:喝酒時多吃豆制品,其中的卵磷脂有保護肝臟的作用。
7. 不要喝碳酸飲料: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責任編輯:黃英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乙肝攜帶者看不懂檢查指標怎么辦
2024-10-24乙肝患者多種藥物治療后指標正常,何時
2024-10-24急性乙型肝炎能否通過藥物治好及用藥時
2024-10-24水飛薊賓膠囊的治療用途及效果如何
2024-10-2424 歲女性乙肝患者,肝功能異常,求
2024-10-24谷丙轉氨酶 140 復查,身高 17
2024-10-24轉氨酶過高怎樣能快速降下來
2024-10-24乙肝小三陽患者能否食用蜂蜜泡蒜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