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肝性腦病要做哪些檢查?
肝性腦病是肝病當中的一種,主要是意識障礙為主的中樞神經功能紊亂,是嚴重肝病機體復雜代謝紊亂的情況下,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一種疾病。那么,診斷肝性腦病要做什么檢查呢?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
1。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往往只反映肝細胞的功能狀態,如酶疸分離,高膽紅素,低血蛋白血癥,膽堿酯酶活性降低以及血清膽固醇降低等,均不能說明肝性腦病的嚴重程度,血生化檢查如發生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可促進并加重肝性腦病,腎功能(肌酐,尿素氮)檢查如異常僅預示即將或已發生腎功能衰竭,近年有人認為動態觀察血清褪黑素水平對于預測,診斷肝性腦病的發生和判斷病情變化有重要參考價值。
2。血氨測定 約75%HE病人血氨濃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現肝性腦病,所以血氨濃度升高,對診斷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對指導治療也有參考意義,如測定動脈血氨濃度升高比靜脈血氨更有意義。
3。血漿氨基酸測定 若支鏈氨基酸濃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別是色氨酸)濃度增高,兩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顯,能同時測定GABA也常增高。
4。腦電圖檢查 腦電圖變化對本病診斷與預后均有一定意義,正常腦電圖波幅較低,頻率較快,波型為α波,隨著病情的變化和發展,頻率減慢,波幅逐漸增高,波型由α波變為每秒4~7次的θ波則提示為昏迷前期,如變為對稱的,高波幅,每秒1.5~3次的δ波則為昏迷期表現,對可疑的腦電圖改變,可在進食高蛋白及肌注小劑量嗎啡后腦電圖改變加劇而加以明確,肝性腦病時的腦電圖改變也可見于尿毒癥,肺功能衰竭及低血糖等,應加以區別。
5。視覺誘發電位(visual-evoked potential,VEP) 用閃光刺激后可使枕葉視覺區皮質激起反應,產生同步放電效應,引起電位變化,即VEPs,它表示皮質及皮質下神經細胞群突觸后興奮和抑制電位的總和,對于評估肝性腦病時大腦功能障礙具有特異性,并可做定量分析,較一般腦電圖更能精確反映大腦電位活動,可用以檢出癥狀出現前的肝性腦病(如亞臨床肝性腦病),另外還有人應用聽覺事件相關電位P300及體感誘發電位測定診斷亞臨床肝性腦病,認為聽覺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診斷價值較體感誘發電位敏感而特異。
6。腦脊液檢查 常規,壓力及生化均可正常,如同時測定其氨,谷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濃度可增高,在并發腦水腫時壓力可升高。
7。腦導磁刺激試驗 Nolano等應用腦導磁刺激測定肝硬化病人腦皮質運動功能,發現中央運動神經傳導時間延長,睡眠時運動喚醒閾值增高,中樞無記錄期明顯縮短,外周正常,表明皮質脊髓通路已有損傷,可被認為肝硬化肝性腦病的前期表現。
怎樣預防肝性腦病發生?
1、保持大便通暢,因為糞便含有氨、胺類及其它毒素,便秘時大量毒素被吸收可誘發肝性腦病,必要時可服乳果糖或稀醋灌腸。
2、控制各種感染,肝硬化患者身體抵抗力差,易發肺炎、腹膜炎、泌尿道感染、敗血癥,如果出現發熱要及地檢查治療。
3、控制高蛋白飲食,以往有肝性腦病發作史者,每日蛋白不宜超過70克;發作期每天不要超過20克,病情恢復后,才能每3~5天增加10克左右,最高要低于50克。
4、要保證足夠熱量,每天熱量不少于1200-1600大卡,以碳水化合物為主。以避免低血糖而誘發腦病。
5、怎樣預防肝性腦病發生?及時發現控制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因食管靜脈曲張、門脈高壓,易致食管及胃出血,血中的蛋白在腸內產生的氨可誘發腦病,故應經常注意大便顏色,大量出血時大便呈柏油樣,小量出血大便顏色變化不大,應及時送檢做潛血試驗。
總之,一定要重視肝性腦病的發生,避免其對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脅。另外,積極治療病癥,也是有效預防其惡化的方法,因此要認識到肝性腦病有哪些治療方法,一旦出現病癥,盡早對癥治療。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肝復康丸能降谷丙轉氨酶嗎?求用藥指導
2024-10-24乙肝小三陽久未復查,現喉嚨有痰、厭食
2024-10-2466 歲老人尿頻尿急十幾年,前列康無
2024-10-24乙肝小三陽 20 年黃疸反復用藥未穩
2024-10-24轉氨酶偏高能否服用肝復康丸?
2024-10-24不知某種藥能否繼續服用及求有效藥
2024-10-24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韋一年后血糖升高
2024-10-24青霉素過敏者能否服用恩替卡韋分散片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