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蟲病的檢查
一、免疫學診斷
(1)常用方法:皮內試驗(ID),此法診斷簡便并比較敏感,但因操作方法、陽性標準和抗原注射量尚未標準化,易出現假陽性反應是其缺點。間接血凝試驗(IHA),陽性率約為91%,假陽性率為3.8%,反應敏感且假陽性率低,具有快速、簡易等優點。乳膠凝集試驗(LAT)操作簡便,敏感性和特異性亦較高。瓊脂凝膠擴散(agar gel diffusion,AGD)和弧5雙擴散(arc 5 double diffusion,DDS)的敏感性分別在41%-97%和82.1%,兩法操作簡單、反應迅速、試劑量少。對流免疫電泳(counter immunoelectrophoresis;CIEP)、免疫電擴散(immunoelectrodiffusion;IED)、酶聯免疫電泳(Enzymelinked immunoelectro-phoresis;ELIEP)和酶標記抗原對流免疫電泳(enzymelinked antigen-CIEP;ELA-CIEP)均為較敏感及特異的診斷方法。Pinon(1976)根據CIEP沉淀帶的特殊的手套手指形狀可測知囊腫是否破裂。CIEP于手術后3-7月轉陰。間接免疫熒光抗體試驗(IFA)和限定抗原基質球熒光試驗(defined antigen substrate spheres;DASS)敏感性為89%-100%。放射免疫測定法(RIA)亦具有較高的敏感性、特異性和重復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親和素-生物素化辣根過氧化物酶復合法(ABC-ELISA)均為敏感、特異的常用診斷方法。
(2)補體結合試驗(CET):可用作療效考核,對復發的診斷有一定價值,然其敏感性較低、假陽性較高,故不十分常用。皂土絮狀試驗(BFT)操作簡單,盡管較CFT特異,但假陽性仍較高(3.0%-27.8%),故亦不常用。
通常,診斷囊型包蟲病的方法多可用于診斷泡型包蟲病。血清IgE因棘球蚴消失逐漸下降,其測定可用作療效考核。應用酶標記的抗包蟲囊液抗原單克隆抗體作競爭性酶聯免疫吸附試驗(C-ELISA)是特異性高、穩定性較好、操作簡便的新方法。酶聯免疫印漬技術(ELIB)用帶有細粒棘球絳蟲和多房棘球絳蟲抗原決定簇的硝酸纖維膜檢測包蟲病具有敏感、特異、重復性好等特點,同時,ELIB無需分離純化抗原。
Knoblocn等(1988)從棘球蚴囊液分離到分子量為20000和48000兩個糖蛋白抗原,對包蟲病特異性強,分子量20000的抗原還能鑒別診斷出泡型包蟲病和囊型包蟲病。故可用于上述兩種包蟲病的鑒別診斷。
PCR技術結合精細針吸活檢技術,利用RT-PCR檢測病變組織Em特異的mRNA,作為診斷和療效考核的依據,以彌補傳統的影像學及血清學診斷方法的不足。RT-PCR基因診斷較Northern雜交,原位雜交分辨率高、快速、簡便,適于分辨器緊密相關的轉錄物而不依賴其豐度,結果不受DNA變異的影響,是一種具高度特異性和敏感性的檢測技術。
二、肝包蟲病影像檢查
(1)X線檢查:較大的肝囊型包蟲病或肝泡型包蟲病均顯肝影增大,右膈升高和活動受限。位于肝頂部者見右膈呈半球狀或波浪形隆起,破入腦內顯示右下胸膜炎,液氣胸或肺實質炎征象,可作氣腹造影鑒別膈上或膈下病變。肝囊型包蟲鈣化影呈圓形或橢圓形,泡型包蟲則顯示彌散性叢點狀或小圈形鈣化影。
(2)肝超聲波檢查:B型超聲斷層檢查,囊型包蟲顯示邊界明確的液性暗區,其內所見光點或小光團為子囊;泡型包蟲則顯示密集光點,并見大小不等的光團,底光帶多不清晰。
(3)CT、MRI:囊型和泡型包蟲均顯占位性病變及顯示病變的部位和范圍。
(責任編輯:張炯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肝臟常有郁氣難以排解怎樣有效治療?
2024-10-2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經期能吃安絡化纖丸嗎
2024-10-24恩替卡韋片和六味五靈片治乙肝病毒效果
2024-10-24乙肝患者能否用賀普丁拉米夫定片治療?
2024-10-24周圍有乙肝,自身無乙肝但可能脂肪肝且
2024-10-24表弟轉氨酶高服藥降低后想鞏固,能否再
2024-10-24肝炎患者服用茵梔黃顆粒期間能否喝酒?
2024-10-24HBeAg 和 HBsAg 陽性,肝
2024-10-24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