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其他肝病 > 正文

            肝豆狀核變性的病因及癥狀表現

            2012-11-05 15:06:14      家庭醫生在線

              【概念】

              早自Frerichs(1861)、Westphal(1883)和Strumpel(1898)先后發現一組病例,臨床酷似多發性硬化的表現,而尸檢卻缺乏中樞神經系統特征性的硬化斑,命名為假性硬化癥。1912年Wilson證實青少年發病的假性硬化癥,其病理特征是肝硬化和大腦基底節區的豆狀核變性,命名為進行性肝豆狀核變性。1921年Hall定名肝豆狀核變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或Wilson氏假性硬化癥,后人又稱為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據歐美流調統計,本病發病率為0.2/10萬人口,患病率為1/10萬人口,雜合子為1/4000人口。日本資料患病率約1.9~6.8/10萬人口,雜合子高達6.6~13/1000人口。國內雖缺乏本病的流調資料,但本中心1976年10月至2000年10月間收治來自全國各地的HLD患者已近3000例,可見本病在我國并不少見。本病已明確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障礙,造成銅在體內各臟器尤以大腦豆狀核、肝臟、腎臟及角膜大量沉著,而由于銅離子在各臟器沉積的先后不同和數量不一,臨床出現多種多樣的臨床表現,如震顫、扭轉痙攣、精神障礙、肝脾腫大、腹水等。祖國醫學分別歸屬于“顫癥”、“癲狂”、“黃疸”、“積聚”、“鼓脹”等范疇。

              【病因病機、發病機制】

              一、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主要病機為先天稟賦不足導致銅毒內聚,諸證皆因之而起。腎陰(精)素虧,精不化血,精血兩虛,筋脈失養,乃至火生風動,故肢體震顫、拘急僵直;腎陰(精)不足,虛火內生,火性炎上,心神被擾,則神志癲狂;火灼肝膽則膽熱液泄,發為黃疸;肝膽濕熱久蘊,肝絡瘀熱互結,積聚成痞積;積聚日久,經隧不通,津液不能輸布,聚津為濕為水,發為膨脹;肝失條達,肝氣橫犯脾土,脾失健運,痰濁郁毒內生,上泛阻于舌本,乃見口涎唾滴,構音不清;郁毒循肝脈上注于目,角膜呈色素之環;腎陰不足,精不生髓,脊骨失濡,故出現佝僂、骨折諸癥。一言以蔽之,皆緣先天稟賦不足,腎中陰精匱乏所致。

              二、西醫病因及發病機制

              正常成人每天從食物中吸收銅約2~4mg,進入血液的銅離子先與白蛋白疏松結合后,90%~98%運送至肝臟內與α2球蛋白牢固結合成銅藍蛋白;僅約5%與白蛋白或組氨酸等氨基酸和多肽疏松結合,其大部分經膽道系統排泄,極少數由尿中排出。本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銅代謝異常疾病,但其銅代謝異常的機理,迄今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較為公認的是:膽道排泄減少、銅藍蛋白合成障礙、溶酶體缺陷和金屬巰蛋白基因或調節基因異常等學說。

              【病理】

              HLD的肝臟病理變化,一般呈小葉性肝硬化,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結節,光鏡示肝細胞嚴重壞死,肝纖維囊高度細胞浸潤;萎縮的肝小葉內結締組織明顯增生,組織化學證明肝組織內不規則島狀分布的銅顆粒沉著。電鏡下肝細胞漿內出現大而不規則、高電子密度的溶酶體,內含大小不一的致密顆粒和低密度脂滴,有界膜包繞,部分界膜不清,組化證實有大量銅沉積.大腦半球常呈現不同程度萎縮,基底節額斷面見豆狀核色素沉著加深,可見軟化空洞灶;不少病例在額葉、丘腦、內囊等處出現軟化灶.光鏡:主要在基底節及其周圍見小軟化灶、脫髓鞘灶、異常血管增生灶及膠質細胞增生等,后者的特征變化是,出現變性星形細胞(Alzheimer Ⅰ型細胞)和Opalski細胞,尤以變性星形細胞Ⅱ型最為常見。

              【臨床表現】

              一、癥狀與體征

              臨床主要表現神經精神癥狀與肝臟癥狀兩大方面。歐美報道,約70%的HLD患者以神經癥狀為首發癥狀,肝臟癥狀次之。但我們統計近7年1011例患者以神經癥狀起病者480例(47.48%),肝臟癥狀起病者404例(39.96%),其次為骨關節及腎臟損害癥狀。

              (一)神經精神癥狀

              1.震顫 早期常限于上肢,漸延及全身.多表現為快速、節律性,粗大似撲翼樣的姿位性震顫,可并有運動時加重的意向性震顫。

              2.發音障礙與吞咽困難 多見于兒童期發病的HLD.說話緩慢似吟詩,或音調平坦似念經,或言語斷輟似吶吃;也可含糊不清、暴發性或震顫性語言.吞咽困難多發生于晚期患者。

              3.肌張力改變 大多數患者肌張力呈齒輪樣、鉛管樣增高,往往引致動作遲緩、面部表情減少、寫字困難、步行障礙等。少數舞蹈型患者伴肌張力減退。

              4.癲癇發作 較少見。作者總結418例HLD中,11例(2.6%)于病程中出現不同類型癲癇發作,其中10例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或部分性運動發作,僅1例為失神發作。

              5.精神癥狀 早期病人智能多無明顯變化,但急性起病的兒童較早發生智力減退;大多數HLD具有性格改變,如自制力減退、情緒不穩、易激動等;重癥可出現抑郁、狂躁、幻覺、妄想、沖動等,可引起傷人自傷行為。少數患者以精神癥狀為首發癥狀,易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癥。

              (二)肝臟癥狀 以肝臟癥狀為首發癥狀有:

              1.通常約5~10歲發病。由于肝臟內銅離子沉積達超飽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狀核變性.臨床表現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部膨脹及高度黃疸,病情迅速惡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往往在其同胞被確診為HLD后,回顧病史時方考慮本病可能。

              2.約半數患者在5~10歲內,出現一過性黃疸、短期谷丙轉氨酶增高或/及輕度腹水,不久迅速恢復。數年后當神經癥狀出現時,肝臟可輕度腫大或不能捫及,肝功能輕度損害或正常范圍,但B超檢查已有不同程度損害。

              3.少兒期緩慢進行食欲不振、輕度黃疸、肝臟腫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現.經數月至數年,消化道癥狀遷延不愈或日益加重,而漸漸出現震顫、肌僵直等神經癥狀.神經癥狀一旦出現,肝癥狀迅速惡化,多于幾周至2~3月內陷入肝昏迷.因此對原因不明的肝硬化少兒患者。

              4.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現緩慢進行脾臟腫大,并引致貧血、白細胞或(及)血小板減少等脾功能亢進征象,一般在脾切除或/及門脈分流術后不久,出現神經癥狀并迅速惡化,常于短期內死亡;少數患者因食管靜脈破裂致上消化道出血而迅速促發神經癥狀。

              5.肝癥狀發生于其他癥狀后

              (1)先出現神經癥狀,長期誤診或不規則驅銅治療,神經癥狀遷延達晚期,漸發生黃疸、腹水乃至肝昏迷。

            (責任編輯:彭碧霞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杨幂AV污网站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14|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观| 2014AV天堂无码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制服国产精品一区|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老熟妇仑乱一区二区视頻|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