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太多小心甲肝找上門
甲肝(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Picornavirus)科的一員,是一種消化道傳染病。
甲肝病毒主要存在于甲型肝炎患者或隱匿性感染者的糞便中,排毒或長至2~3周,在潛伏期末和發病初期大量排毒。因此,甲型肝炎潛伏期后期及黃疸出現前數日傳染性最強。當黃疸高峰后逐漸消退時,病情好轉,傳染性亦減弱。一般黃疸出現后兩周,雖部分患者糞便中仍可極出病毒顆粒,但實際傳染性明顯下降;黃疸出現后3周時,患者糞便中已很難找到甲肝病毒,此時基本上無傳染性。最近由于它在許多方面的特征與腸道病毒有所不同而歸入嗜肝RNA病毒(Heparnavirus)科。
現代人的生活理念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無論是在深秋,氣溫逐漸降低,還是夏日炎炎,火鍋都會在市民中轟轟烈烈的熱起來,吸引著眾多好吃的食客。因此,因為嗜好吃麻辣燙火鍋導致虛火上升的患者不計其數。醫學專家提醒市民,除了容易上火外,頻繁吃火鍋還有甲肝的隱患。
肉類不煮熟可能感染甲肝:
不少愛吃火鍋的市民認為,吃火鍋菜品款式多樣,營養豐富,能保證人體全面吸收多種微量元素及礦物質。很多嗜好者還比較喜歡吃鮮嫩的肉類,往往把食物在火鍋里燙一下就吃。其實,這種飲食習慣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例如吃了沒有煮熟的海產如貝殼類、蠔、螺等就有可能感染甲肝病毒。病毒學專家透露,在日常環境中,60℃時甲肝病毒可存活12個月,100℃加熱5分鐘才能殺死病毒。
專家提醒,旋毛蟲、絳蟲和囊蟲這三種寄生蟲,都可能通過火鍋傳播。所以,提醒那些貪圖吃鮮嫩者注意,在吃火鍋時,要注意肉類的清潔衛生,為安全起見,但凡涮肉片,最好在火鍋里煮得久一點,同時,還要看肉片上有無白色、米粒狀物質,如有則可能是囊蟲卵。
衛生部門也曾發布消費警示,吃火鍋時應該注意,涮肉所用肉片越薄越好,顏色太白的百葉、黃喉不要吃。
現在有很多關于經常吃火鍋、麻辣燙導致一些病變的報道,所謂“無風不起浪”,無論報道的真實性到底有幾分,但事實上冷鮮肉和生蔬在一個不燙不冷的環境下不僅不利于殺滅病菌,還易滋生某些病毒性菌體的繁衍是一個不可置疑的事實。所以,人們在選擇餐飲消費的識貨一定要慎重,謹記“病從口入”。
更多甲肝文章推薦》》》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小三陽且轉氨酶高,吃什么藥?肝必復軟
2024-10-27乙肝患者服用十味溪黃草顆粒療效如何?
2024-10-27肝硬化伴肝腹水患者能否食用阿膠?
2024-10-27小時候小三陽吃中藥治愈后又出現,嚴重
2024-10-27懷孕 6 個月乙肝攜帶且肝功異常能服
2024-10-27孕婦能否吃雞骨草肝炎顆粒?服用注意啥
2024-10-27醫生將恩替卡韋從“雷易得”換成“維力
2024-10-27服用拉米夫定治療肝炎需注意什么?
2024-10-27
熱門文章
治療肝硬化有什么藥物?治療肝硬化西藥好還是中成藥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
2024-10-14膽囊炎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1膽結石肝硬化的癥狀和治療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這4個“癥狀”,多是肝功能異常了
2024-10-08膽汁肝硬化的治療和注意事項
2024-10-08我國乙肝臨床治愈門診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嗎?做好這3點,掌握“逆轉”機會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