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語:各大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們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些醫院統計發現,在婦科門診患者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患者已經占到婦科病患總數的10%到15%。研究發現,七成以上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嚴重痛經問題,三成子宮內異位癥會引發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已成為婦科常見病,但患者對該病的癥狀、病因,治療方式卻了解甚少。而原本,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
編語:各大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們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一些醫院統計發現,在婦科門診患者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患者已經占到婦科病患總數的10%到15%。研究發現,七成以上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有嚴重痛經問題,三成子宮內異位癥會引發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已成為婦科常見病,但患者對該病的癥狀、病因,治療方式卻了解甚少。而原本,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的。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覆蓋于子宮體腔表面,如因某種因素,使子宮內膜在身體其他部位生長,即可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癥。王沂峰主任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主要發病因素有兩個:
經血逆流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主要因素之一。含有活性子宮內膜組織的經血如果不能順利地從陰道排出,就只好從輸卵管逆流向盆腔和腹腔,加之其它因素久而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王沂峰主任表示,90%的女孩在經期期間都會出現經血逆流的情況,但并不是所有的都會長子宮內膜異位癥,這里面存在個體差異。如果經期期間不注意衛生保健,過多進行劇烈運動、性交、婦科檢查等,就容易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
多次的人流手術和剖宮產手術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的重要因素。人工流產手術后,子宮腔與盆腔、腹腔的壓力不平衡,子宮內膜組織被吸入盆腔和腹腔易致子宮內膜異位癥。剖腹產手術,子宮內膜組織隨羊水可能留在手術切口處和盆、腹腔各處,一旦時機成熟,子宮內膜就會生長,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王沂峰主任表示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據說明剖宮產致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病的概率,但是隨著剖宮產率的攀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也越來越高。“剖宮產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的確有潛在的風險。”王沂峰主任說。
王沂峰主任介紹,75%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都會出現痛經的情況,有些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非經期也會出現腹痛、性交痛等。
不孕不育也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常見的情況。王沂峰主任表示,4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會出現不孕不育。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引起盆腔內的組織廣泛粘連、形成包塊、影響輸卵管的通暢及拾卵功能。當然,還混雜有內分泌、免疫等其他因素。
王沂峰主任介紹,藥物治療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方法之一,取得的效果也比較顯著。藥物治療主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病變性質進行。“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比較有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藥物治療只能緩解癥狀,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變治療作用不大;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太適用。”王沂峰主任分析了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存在的兩個問題。
王沂峰主任表示,目前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方式主要有兩種。對年齡輕、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進行保守手術,在切除病灶同時盡量保留子宮和雙側附件或單側附件。對于近絕經期婦女或年齡雖輕、藥物治療無效、病灶廣泛、癥狀嚴重的患者進行根除性手術,一般采用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
此外,懷孕也是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一種方式。“因為妊娠期性激素的變化、孕期的停經及哺乳期卵巢功能的低下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有抑制作用,所以,懷孕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是有幫助的。“應鼓勵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盡快懷孕。”王沂峰主任強調。
很多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疾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疾病,一定會有明顯的癥狀。王沂峰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癥不一定會有明顯的癥狀,不同的患者也會根據自身的情況表現出的癥狀不同。如痛經,75%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會有明顯的痛經癥狀,25%的患者卻不會出現痛經癥狀。
臨床及實驗室觀察證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是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并且雌激素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生長和維持都是至關重要的。有人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通過吃藥降低雌激素可以根治。王沂峰主任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癥與雌激素息息相關,但并不能只通過吃藥降低雌激素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吃藥降低雌激素只能是有選擇的進行,并不能長期用藥。長期用藥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反應如骨質疏松、肝腎功能損壞,提前進入更年期等,而且藥物治療不能改善受孕。所以,要根據病人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婦產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婦產科學科帶頭人,全國知名婦產科中青年專家。擅長各種類型婦科疾病的診治,尤其在婦科腫瘤及婦科手術方面有較深的造詣,近年來創新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宮頸癌根治術,為年輕的宮頸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提供了機會。在線咨詢王沂峰醫生>>
編輯:余莎
采訪:吳任飛
主編:郎成林
特別鳴謝: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