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一種我們熟悉的婦科疾病,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其中的一種,在得病后,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情況,盡早進行合理的檢查。
多發性子宮肌瘤癥狀
1、女性患有不孕癥:但是在其他檢查中沒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懷疑導致不孕的原因可能是子宮肌瘤,并且多發性子宮肌瘤易造成習慣性流產,所以想生寶寶的女性朋友要注意。
2、月經異常:多發性子宮肌瘤對患者的影響最先是體現在月經的變化上,如造成患者的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等,還會伴有不規則的陰道出血。
3、腹部腫塊:當多發性子宮肌瘤較大或是生在速度較快的時候,患者會發現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腫塊,還會有明顯的墜感。
4、白帶增多:肌壁間肌瘤使宮腔面積增大,內膜分泌增加,并伴有盆腔充血導致白帶增多;子宮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膿性白帶。若肌瘤發生潰瘍、壞死、出血時,可有血性或膿血性、有惡臭的陰道分泌物。
5、腹脹和腹痛:子宮肌瘤長的較大就會造成腹脹,情況嚴重者甚至會使患者的腹部和懷孕一樣大。子宮粘膜下肌瘤自宮口脫出或肌瘤變性,也會引起較劇烈的下腹痛。有時,腫瘤壓迫組織,牽拉,發生蒂扭轉、破裂或變性等,都會引起腹部疼痛,所以出現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一定要引起注意。
6、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
多發性子宮肌瘤檢查
1、中醫診斷:中醫學是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的,強調“證”的辨析和確立,然后根據“證”處方遣藥,施以治療。本病應在辨病明確善證、惡證的基礎上進行辨證(中醫外科診療疾病的特點是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先辨病,后辨證。辨病與辨證,都是認識疾病的過程。辨病就是辨識具體的疾病,與辨證都是以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依據,區別在于一為確診疾病,一為確立證候)。病之初期,瘀血內結胞宮,小腹脹滿,多為實證;中期包塊增大,瘀阻胞脈,血不歸經,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多為邪實正虛;后期出血日久,血虧氣弱,患者面色無華,多數正虛。
2、婦科檢查:發現子宮不規則增大或均勻性增大,如漿膜下肌瘤在子宮表面可捫及單個或數個結節狀突起,質硬;粘膜下肌瘤有時可使宮口開大,并通過宮口觸到宮腔內肌瘤的下端;如懸垂于陰道內,可看到瘤體并觸摸到其蒂部。
3、探測宮腔:探測宮腔:用探針測量宮腔,壁間肌瘤或粘膜下肌瘤常使子宮腔增大及變形,故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宮腔的大小及方向,對照雙合診所見,有助于確定包塊性質,同時可了解腔內有無包塊及其所在部位。但必須注意子宮腔往往迂回彎曲,或被粘膜下肌瘤阻擋,使探針不能完全探入,或為漿膜下肌瘤,宮腔往往不增大,反而造成誤診。這是常見的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
4、診斷性刮宮:小的粘膜下肌瘤或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息肉不易用雙合診查出,可用刮宮術協助檢查子宮肌瘤。如為粘膜下肌瘤,刮匙在宮腔感到有凸起面,開始高起后又滑低,或感到宮腔內有物在滑動。但刮宮可刮破瘤面引起出血、感染、壞死,甚至敗血癥,應嚴格無菌操作,動作輕柔,刮出物應送病理檢查。疑為粘膜下肌瘤而診刮仍不能明確者,可采用子宮造影術。這也是常見的檢查子宮肌瘤的方法。
5、子宮輸卵管造影:這種檢查子宮肌瘤的方法不但可顯示粘膜下肌瘤的數目、大小,且能定位。因此,對粘膜下肌瘤的早期診斷有很大幫助,而且方法簡單。有肌瘤處造影攝片顯示宮腔內有充盈殘缺。
6、超聲檢查:目前國內B超檢查較為普遍,也是常見的子宮肌瘤的診斷方法。鑒別肌瘤,準確率可達百分之93,它可顯示子宮增大,形狀不規則;肌瘤數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內是否均勻或液化囊變等;以及周圍有否壓迫其他臟器等表現。由于肌瘤結節中腫瘤細胞單位體積內細胞密集,結締組織支架結構的含量及腫瘤、細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結節于掃描時表現為弱回聲,等回聲和強回聲3種基本改變。
(責任編輯:王春蘭 )
1、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還算很快的,女性到了更年期后,肌瘤難以萎縮,更變大的可能性會更高。詳細>>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腫物以及壓迫癥狀等。下面我們看看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原……詳細>>
子宮肌瘤是一種我們熟悉的常見婦科病,它對患者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多發性子宮肌瘤的治療,也要根據患者的病情來選擇方法。詳細>>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一種我們要重視的婦科疾病,特別是它的復發機率更加高,在進行治療后,我們也要通過日常合理的生活及飲食防止復發的發生。詳細>>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子宮肌瘤的一種,同樣,需要我們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不但要清楚病因,而且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