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在日常生活當中患者也比較多,月經不調的表現形式也比較多,我們在有不正常的情況后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要及時進行檢查。
月經不調的癥狀
1、經血顏色:正常的血是暗紅色的,血中混有脫落的子宮內膜小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無血塊。如果經血稀薄如水,僅有點粉紅色或發黑發紫,則是不正常的。如果經血完全是凝血塊,也不正常,可能另有出血的部位,應及早 就醫,保證身體健康。
2、經期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基礎,月經失調溫雙相。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于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
3、月經中期出血(又稱經間期出血、排卵性出血):指兩次規律正常的月經周期中間出現的出血,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暫下降,使子宮內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導致的子宮內膜脫落引起的出血。
4、月經期(也稱行經期):女子的月經期大約是2~5天。一般行經的規律是第一天經血不多,第二三天增多,以后逐漸減少,直到經血干凈為止。這是因為第一天子宮內膜脫落剛剛開始,第二三天子宮內膜脫落增多,出血量也增多了,子宮受到刺激, 加強收縮,把大量經血排出的緣故。有的人經血干凈了以后,過一兩天又來了一點,俗稱“經血回頭”,這也不是病,而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有的女子經期長達10~20天,月經淋漓不盡;有的經期極短,只是“一晃”即過。 這兩種現象都是不正常的。
5、經期延長:月經周期正常,經量正常,但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凈。有炎癥者平時小腹疼痛,經期加重,平時白帶量多,色黃或黃白、質稠、有味。黃體萎縮不全者同時伴有月經量多;子宮內膜修復延長者在正常月經期后,仍有少量持續性陰道出血。
6、經血量: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 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如果因為子宮、卵巢不正常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月經量過少,這種情況也不正常,也應及時就醫。青春 期的少女以月經量過多較為常見。其主要原因是在青春發育期,卵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這時候的月經一部分屬于無排卵性的。沒有排卵就沒有黃體,沒有黃體就缺少孕酮。因此,子宮內膜只能處于增殖期而不能達到完善的分泌 期,以致子宮內膜脫落不完全而影響子宮的收縮,造成經血過多。此種情況如不引起注意,久而久之,可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暈等貧血癥狀,也應就醫治療。
7、經期延遲:月經錯后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8、月經先后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9、閉經:長時間月經不調可能引起閉經,患者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精神疲倦、頭暈目眩、心悸少氣、虛煩不寐、四肢無力、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月經不調的檢查
1、詳細詢問病史:查找可能的原因,患者要力求準確地提供資料。
2、全面體格檢查:以了解有無嚴重的全身性疾病。
3、盆腔檢查:以初步了解生殖器官有無畸形,腫瘤或炎癥。
4、細胞學檢查:可以排除惡性病變,同時也可以檢查卵巢。
5、超聲檢查:B超檢查可以了解女性子宮、卵巢、盆腔等生殖器官的健康狀況,了解有無畸形、腫瘤、炎癥等。
6、內分泌檢測:是了解女性卵巢的功能狀況,檢查主要包括垂體促性腺激素、泌乳素、甲狀腺、卵巢等測量。
7、活體組織檢查:該檢查是診斷疾病是否有病變的現象。
8、宮腹腔鏡檢查:直觀了解女性子宮、盆腔內器官等狀況。
9、子宮輸卵管造影:了解子宮腔以及輸卵管的狀況,篩查有無粘膜下子宮肌瘤、輸卵管堵塞等狀況。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月經不調的癥狀治療 月經不調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那么月經不調的癥狀有哪些?該如何治療呢?詳細>>
月經不調是很多女性常患的婦科疾病,讓女性朋友很困擾,因為患者的月經常常表現為月經提前、月經延遲、經期延長、經期縮短、月經量過多、月經量過……詳細>>
月經不調不需要過多的檢查,部分檢查便于反映子宮、卵巢、盆腔的具體情況,有利于在確定病變的性質,觀察到子宮腔和盆腔的病變的前提下進行針對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