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的出現對女性的生活有影響,同時也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有危害,我們在出現了不正常的情況后,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子宮肌瘤種類
1、肌壁間肌瘤:此類肌瘤最多見,占肌瘤總數的60%-70%。肌壁間肌瘤常為多發數目不定,往往有一個或數個較大的,有時可為極多小瘤結節分布全部子宮壁,呈不規則團塊狀融合,構成多發性子宮肌瘤,有的則在發展中累及宮頸或深達穹窿,而易與原發性宮頸肌瘤相混淆,肌壁間肌瘤因血循環較好,一般瘤本較少發生退變,可使宮體嚴重變形且影響子宮收縮,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內膜面積增加,故常引起月經過多、過頻及經期持續時間延長。
2、漿膜下肌瘤:漿膜下肌瘤當子宮肌壁間肌瘤向子宮表面的漿膜層生長,以致肌瘤表面僅覆蓋著少許肌壁及漿膜層時稱為漿膜下肌瘤,當肌瘤繼續向漿膜下生長,形成僅有一蒂與子宮壁相連時稱為帶蒂漿膜下肌瘤,肌瘤生長在子宮兩側壁并向兩宮旁闊韌帶內生長時稱為闊韌帶肌瘤,此類肌瘤??蓧浩雀浇斈蚬埽螂准镑难芏鹣鄳Y狀和體征,帶蒂漿膜下肌瘤可發生扭轉,由于血運受阻,肌瘤蒂斷裂并脫落于盆腹腔內,腫瘤發生壞死,若脫落肌瘤與鄰近器官如大網膜,腸系膜等發生粘連,并從而獲得血液供應而生長稱為寄生性肌瘤或游走性肌瘤,漿膜下肌瘤占肌瘤總數20%~30%,由于肌瘤外突多使子宮增大,外形不規則,表面凹凸不平,呈結節狀,帶蒂漿膜下肌瘤則可在子宮任何部位觸及,為可活動的實性腫物,闊韌帶肌瘤則于子宮旁觸及,活動受限。
3、黏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是肌壁間肌瘤向宮腔內生長,突出于子宮腔內,與粘膜層直接接觸,約占10%。此瘤可使子宮腔逐漸增大變形,并常有蒂與子宮相連,如蒂長可堵住子宮頸口或脫出于陰道內。子宮頸肌瘤較少見,肌瘤在子宮頸部位生長,因生長部位低,可嵌頓于盆腔內,產生壓迫癥狀,手術切除困難,易損傷輸尿管、膀胱。 子宮肌瘤常為多發性,并且以上不同類型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癥狀
1、月經改變: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不規則陰道流血等。
2、腹塊:腹部脹大,下腹捫及腫物,伴有下墜感。
3、白帶增多:白帶增多,有時產生大量膿血性排液及腐肉樣組織排出伴臭味。
4、疼痛:一般患者無腹痛,常有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子宮肌瘤當漿膜下肌瘤蒂扭轉時,可出現急性腹痛肌瘤紅色變時,腹痛劇烈且伴發熱。
5、壓迫癥狀: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長,可壓迫膀胱、尿道或直腸,引起尿頻、排尿困難、尿潴留或便秘。當肌瘤向兩側生長,則形成闊韌帶肌瘤,其壓迫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或腎盂積水;如壓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腫。
6、不孕:肌瘤壓迫輸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宮腔變形以致妨礙受精卵著床,導致不孕。
7、繼發性貧血:若患者長期月經過多可導致繼生貧血,出現全身乏力、面色蒼白、氣短、心慌等癥狀。
8、低糖血癥:子宮肌瘤伴發低糖血癥亦屬罕見。主要表現為空腹血糖低,意識喪失以致休克,經葡萄糖注射后癥狀可以完全消失。腫瘤切除后低血糖癥狀即完全消失。
9、子宮出血:為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癥狀,出現于半數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為多,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亦可表現為不具有月經周期性的不規則陰道流血。子宮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間肌瘤較多見,而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宮出血。
子宮肌瘤的檢查
1、B超聲檢查:應用最廣、花費最少,是診斷子宮肌瘤最好的選擇方法。
2、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宮肌瘤的精確定位是最好的方法,但由于它的費用較高而限制了臨床的應用。
3、宮腔鏡:可明確診斷黏膜下肌瘤和子宮內膜息肉并可同時進行治療。
4、磁共振血管造影術(MRA)、CT血管造影和超聲多譜勒技術:可以顯示肌瘤和子宮外的血管供應,可用于子宮動脈血管栓塞等保守治療前的評估。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的出現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體健康,子宮肌瘤得病后也會出現好多的癥狀,我們要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合……詳細>>
子宮肌瘤是一種我們熟悉的疾病,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會時有發生,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變化情況,有不正常的情況后一定要及時檢查。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其常見癥狀可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流液,膀胱及直腸……詳細>>
生活中女性朋友總是會被一些婦科疾病所困擾,比如子宮肌瘤就是其中的一種,腫瘤的良性還是惡性來判斷應該要怎么做,需要我們通過一系列檢查來做判……詳細>>
子宮肌瘤的患者越來越多,而且這種疾病的發病逐漸年輕化,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疾病的治療。要治療子宮肌瘤,首先應該做出正確的診斷,不要因為自己……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