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粘連的癥狀主要是月經異常和生育功能障礙。由于宮頸的形狀位置變化或者其他疾病感染改變了正常月經周期中子宮內膜有規律的生長脫落,可導致子宮間質中的纖維蛋白原滲出、沉積,造成宮腔前后壁粘連。我們可以通過如下臨床癥狀來分辨是否有宮頸粘連的病變產生,如果有的話就需要及時就醫處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月經異常
表現為刮宮術后月經減少或閉經關于閉經的原因,宮頸粘連治療專家認為,因刮宮刺激神經末梢引起反射性頸管內口收縮,在內膜中雖然同樣有增生期及分泌期變化,但是卻沒有內膜的脫落,詳細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另外,宮頸粘連時,因經血不能外流亦可產生閉經假象,但多伴有周期性腹痛,查體子宮增大,宮頸舉痛,B超提示宮腔積液。
2、腹痛
部分患者伴有周期性的下腹疼痛這可能與子宮頸管或子宮內口粘連,經血引流不暢,反射性地刺激子宮收縮而導致下腹疼痛有關。宮頸管粘連時大部分發生于宮頸口處,子宮內膜有周期性變化,組織脫落形成的月經血不能排出,滯留于宮腔或逆流至輸卵管、腹腔,出現周期性腹痛。
3、周期性腹痛
一般在人工流產或刮宮術后一個月左右,出現突發性下腹痙攣性疼痛,其中有一半以上伴有肛門墜脹感;有些患者腹痛劇烈,坐臥不安,行動困難,甚至連排氣、排便都很痛苦,有時有里急后重感。疼痛一般持續3一7天后逐漸減輕、消失,間隔一個月左右,再次發生周期性腹痛,且漸進性加重。
4、生育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為不孕或習慣性流產。據統計,子宮內粘連癥的患者中約50%有繼發性不孕或習慣性流產的病史。另有報道在不孕癥患者中,宮頸粘連的檢出率為20%。其他宮頸粘連若無宮腔積血這些病癥多無異常體征。
婦科檢查發現子宮體大小正?;蛏源?、較軟,有明顯壓痛,有時有宮頸舉痛;雙側附件檢查,輕者正常,重者可有壓痛或增厚,或捫及腫塊:后穹窿可有觸痛,但如合并宮腔甚至行后穹窿穿刺可抽出不凝固的暗紅色血液,故有異位妊娠樣綜合征之稱。
5、積血
查體可發現子宮增大飽滿,輕壓痛,有時可合并宮頸舉痛。B超檢查宮腔內膜線中斷,內膜菲薄,宮腔內可有液性暗區。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粘連即子宮頸管粘連是指由于宮頸管粘膜受機械損傷后粘連,致使頸管狹窄或閉鎖,宮頸粘連往往由慢性宮頸炎遷延不愈所引發。宮頸粘連常表現為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