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不包括子宮肌層)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種病變,發(fā)病年齡多在30歲~40歲左右。初潮前無發(fā)病者,20歲前后發(fā)病者亦少見之。
痛經為最常見的臨床特征,多呈進行性加劇疼痛等于經前1~2天開始,經期專業(yè)天最為嚴重,經血干凈后逐漸緩解以至消失。
月經失調,常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紊亂。子宮內膜異位在盆腔內常引起生殖器官粘連和輸卵管阻塞不通,從而導致不孕癥,不孕的發(fā)病率高約75%,另外,由于異位的部位不同,還會出現性交痛、腸道癥狀及泌尿道癥狀。
對輕、中度患者和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以及絕經期卵巢功能衰退者,宜采用藥物治療,中藥治療較西藥對癥處理有明顯的優(yōu)勢。門診療臨床常見的“瘤消散”,對于宮內膜異位癥有一定的療效。
(責任編輯:楊綺琴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女性的常見病之一,多會出現有痛經,月經不調以及不孕等癥狀,但是有少數患者也會沒有什么癥狀出現。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常見的婦科疾病之一,影響著不少女性的生活,很是煩惱。要了解到這種病的危害才會引起足夠的重視去預防,那么子宮內膜異位有怎樣……詳細>>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據天津,上海兩地報道,原發(fā)性不孕占41.5~43.3%,繼發(fā)性不孕占46.6~47.3%,不孕與內膜異位癥……詳細>>
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婦科疾病就是健康的最大殺手,有問必答網的專家指出,隨著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斷提高,子宮內膜異位的發(fā)病率也越來越高,但是很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