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癥。按照病程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子宮內膜炎和慢性子宮內膜炎兩種。發生子宮內膜炎之后,整個宮腔常常發生水腫、滲出,急性期還會導致全身癥狀,出現發熱、寒戰、白細胞增高、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或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骶附脹明顯。
子宮內膜炎的治療,首先當辨別寒熱與虛實,屬熱屬實者,急當清熱解毒、利濕止帶、化瘀止痛,以防病勢深入;屬寒屬虛者,當以溫腎助陽、散寒除濕、化瘀止痛之法,以利扶正祛邪。在具體療法上,可選用內服湯劑、外敷、針刺、灌腸等法,根據不同的病情配合應用,常用治法如下:
(一)針刺療法
1、體針:主穴:關元、氣海、三陰交。配穴:氣沖、蠡溝、足三里、陰陵泉,一般行中刺激,不留針或留針15分鐘。
2、耳針:取子宮、卵巢、內分泌,穴位埋針或磁粒敷貼并按壓。
(二)灌腸療法
1、蒲公英、金銀花、紅藤、敗醬、魚腥草,當歸、桃仁、三棱、莪術,加水1000ml,濃煎至1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適用于急慢性子宮內膜炎。
2、丹參、雞血藤、連翹,赤芍、丹皮、三棱、莪術各,加水1000ml,濃煎至100ml,每日1次,保留灌腸。
(三)貼敷療法
組成:千年健、地追風、羌活、獨活、川椒、白芷、乳香、沒藥、紅花、血竭,川斷、寄生、五加皮、赤芍、當歸、防風,透骨草、祁艾葉、蛤蟆草。
方法:上藥共研細末,入布袋內,蒸熱后敷于下腹部,每日1次,每次30~40分鐘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蒲公英、金銀花、紅藤、敗醬、魚腥草各30g,當歸、桃仁、三棱、莪術各15g,加水1000ml,濃煎至100ml,保留灌腸,每晚1次,適用……詳細>>
子宮內膜炎是宮體部子宮內膜的炎癥,也是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當炎癥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可影響子宮肌層,成為子宮肌炎,這是子宮內膜炎的延伸。那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