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曾使用單純激素療法。 為了防止潮熱、陰道干澀及骨質疏松癥等危險,很多絕經婦女接受激素療法。單純激素療法(不配合使用孕酮激素)會增加子宮癌危險。女性進入圍絕經期,通常一段時間會不排卵,孕激素幾乎為零。受到雌激素的長期刺激的子宮內膜更容易發生增生甚至癌變。
2、月經周期總數多。 女性一生月經次數越多,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幾率就相對更大。12歲之前月經初潮,或者絕經過遲的女性,子宮內膜癌危險也更大。但是月經初潮年齡遲,絕經也晚的女性除外。
3、不孕。 不孕女性罹患子宮癌危險更大。子宮癌發病率隨著分娩次數的增加而呈降低趨勢。與生過一個孩子的婦女相比,因排卵問題長期不孕者和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女性子宮癌危險也更大。
4、肥胖。 研究發現,80%的子宮癌患者體重超過平均體重至少10%。與體重健康的女性相比,體重超標女性罹患子宮癌危險增加1倍。肥胖癥是內分泌失調的表現,體內脂肪大量堆積會導致雌激素水平抬升,血液雌激素水平上升,增加子宮內膜增生和癌變危險。
5、愛吃高脂肪食物且不愛鍛煉。 高脂肪飲食會導致肥胖,影響到雌激素代謝,進而增加包括子宮內膜癌在內的多種癌癥危險。另一項近期研究發現,習慣久坐的女性子宮癌危險更大,而愛鍛煉的女性,該病危險相對較小。
6、糖尿病。 研究發現,糖尿病女性患者子宮癌危險比其他婦女高4倍。糖尿病患者是否肥胖,并不影響這種危險。
7、有相關家族病史。 子宮內膜癌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此類家族還有結腸癌遺傳傾向。這類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會增加40%—60%,而且卵巢癌危險也會增加。
8、子宮出血久治不愈。 陰道異常出血是子宮癌的最典型的癥狀之一。絕經后子宮出血更應當心子宮內膜癌危險,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
9、接受過盆腔放射治療。 因卵巢癌等接受過盆腔放射治療,會損害細胞DNA。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肥胖。 研究發現,80%的子宮癌患者體重超過平均體重至少10%。與體重健康的女性相比,體重超標女性罹患子宮癌危險增加1倍。肥胖癥是內分泌……詳細>>
子宮癌已經成為困擾女性的一大癌癥,子宮癌的引發原因很多,與女性的身體素質、生活習慣、成長環境以及家族史都有一定的關系,所以也不是所有的女……詳細>>
8類女性應警惕子宮癌侵襲:不孕女性罹患子宮癌危險更大。子宮癌發病率隨著分娩次數的增加而呈降低趨勢。與生過一個孩子的婦女相比,因排卵問題長……詳細>>
子宮癌又稱為子宮內膜癌,在臨床當中發現: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排液、宮腔積膿、下腹疼痛等等癥狀都屬于子宮癌的癥狀,并且最具代表性的癥狀就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