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產褥熱的危害
產后感染發生后,生殖器官的各個部位均可受到影響,由外向內、由輕到重可有以下幾種表現。
會陰、陰道、宮頸傷口感染
如會陰切開傷口感染,局部紅腫、化膿,壓痛明顯,拆線后刀口裂開。
子宮內膜炎和子宮肌炎
細菌沿胎盤剝離面侵入,發生在產后3~5天,惡露有臭味,子宮復舊不好,有壓痛,重者發熱、寒戰。
盆腔器官的感染
炎癥進一步擴散,可引起輸卵管炎、急性盆腔結締組織炎。于產后5天出現寒戰、高熱、下腹疼痛,輸卵管和盆腔均可有膿腫出現。
盆腔腹膜炎和彌漫性腹膜炎
上述炎癥進一步發展,使盆腔器官與大網膜、腸管之間互相粘連,病人表現寒戰、高熱、全腹劇痛、腹壁緊張而硬,用手下壓腹壁疼痛難忍。
血栓性靜脈炎
常發生在產后或手術后7~10天,病變在盆腔內的靜脈血管,如子宮、卵巢及髂內靜脈血管。病人往往寒戰、高熱,反復發作,持續數周,很難與盆腔腹膜炎區別。若靜脈炎的病變在下肢,多發生在股靜脈、胭靜脈或大隱靜脈,表現下肢疼痛、高熱,局部靜脈壓痛或觸之如硬條索狀,使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水腫,皮膚發白,習稱“股白腫”。
膿毒血癥及敗血癥
當感染的血栓化膿時,易液化脫落進入血循環,引起膿毒血癥,多發生在肺部,一如肺膿腫、胸膜炎及肺炎。其次是腎膿腫,主要是左腎,患者可有蛋白尿、血尿及腎部疼痛。還可在皮膚、關節和腦部發現膿腫病灶,往往持久不愈,給病人造成嚴重后果。炎癥進一步擴散,引起敗血癥,全身出現中毒癥狀,昏迷、休克,最終導致病人死亡。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產褥熱,又稱產褥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產褥期并發癥,發病率約為6%,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多發生于剖宮產產婦。從時間上來說,夏……詳細>>
產婦出院后要注意補充營養,保證休息,適當活動,按醫囑正確使用藥物;同時做好口腔、皮膚、乳房的保健,保持會陰的清潔;做好避孕。詳細>>
分娩后子宮復舊恢復到非孕狀態,這種生理變化約需42天才能完成,這段時間稱為產褥期。自胎盤娩出后,產婦便進入了產褥期。產褥熱是由于產后致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