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我國宮頸癌發病率逐年增高,且呈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5萬新發宮頸癌病例,約占全球患者總數的1/3,近8萬婦女因此死亡。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可以徹底根除的惡性腫瘤。早診早治是抵御宮頸癌最為有效的方法,通過臨床檢測及早發現癌前病變,對宮頸癌的防治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宮頸癌篩查有哪些方法呢?
宮頸癌篩查的方法有哪些?
最近美國癌癥綜合網絡(NCCN)發布的由17位權威專家草擬的規范提出,開始篩查的時間是性生活開始后3年左右,不晚于21歲。終止時間是70歲以后,要在10年內有3次以上滿意而正常的細胞學檢查。篩查間隔是,傳統細胞學涂片檢查每年1次;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法(TCT)每2年1次。30歲后,連續3次正常者,可2~3年1次。美國FDA批準HPV DNA 檢測始于30歲之后,細胞學和HPV檢測間隔不超過3年。
2003年,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組織專家討論,2004年推出宮頸癌篩查指南性建議,即在經濟發達地區篩查起始時間為25~30歲,經濟欠發達地區為35~40歲,高危人群均應適當提前。終止時間定于65歲。其間隔是1次/年,連續2次正常,延長間隔至3年;連續2次HPV- ,可延長間隔至5~8年。
篩查方案和方法亦有所不同,其中最佳方案是:進行TCT、HPV檢測;一般方案:做傳統巴氏涂片細胞學檢查、HPV檢測;基本方案:主要是肉眼觀察,采用3%~5%冰醋酸染色(VIA)、4%~5%碘液染色(VILI),并可“即查即治”(See & Treat),雖然不盡理想,但對經濟不發達或貧困地區也是很不錯的措施。
感染HPV并不等于一定會癌變
經過篩查以后,很多女性發現了HPV的感染都會非常緊張。專家解釋,宮頸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高危HPV持續感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HPV感染都一定會產生癌變。石琨主任指出,HPV在女性尤其是性活躍女性中的感染是非常常見的,但是大多數是一過性的感染,人體可以將其自動清除。80%左右的女性一生中都可能感染過HPV。因此當發現自己感染HPV后無需過度緊張,但是需要重視并加強監測。如果過一段時間病毒自動清除就不會導致癌變。
最后,專家特別提醒,過去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要為21至29歲的女性進行細胞學篩查,30歲以上的女性進行細胞學和HPV檢測的聯合篩查。但近期新的篩查方案建議,21歲進行宮頸癌初篩,25歲以上的女性就可以進行聯合篩查,能夠有效降低CIN3的發病率。
(責任編輯:王春蘭 )
提起宮頸癌,相信大多數患者都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但是在宮頸癌的診斷過程中,涉及到一個較為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宮頸癌前病變。有部分患者在宮……詳細>>
宮頸癌是發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是婦科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近些年也有好多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這可能也與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所以,……詳細>>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宮頸糜爛與宮頸癌有一定關系。雖然宮頸癌的發生與早婚、早育、多產、性生活紊亂及宮頸感染皰疹病毒等多種因素有關。詳細>>
宮頸癌雖然可怕,但它是目前所有癌癥中。病因明確的實體腫瘤,而且病程緩慢,是一種可預防、可治愈的疾病。那么,宮頸癌前病變是癌嗎?宮頸癌有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