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在一些醫學研究當中,我們總是喜歡把一種病情細化,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治療,分的越細,越好治療,那關于婦道子宮肌瘤,我們又是如何來分類,如何根據它們的關系細化,如何更好地治療。
1。子宮肌瘤開始均從肌層發生,倘若肌瘤一直位于肌層,則稱為“壁間肌瘤”或“間質肌瘤”最為多見。壁間肌瘤常為多發,數目不定,往往有一個或數個較大的,有時可為極多小瘤結節,分布全部子宮壁,呈不規則團塊狀融合,構成多發性子宮肌瘤。有的則在發展中累及宮頸或深達穹窿,而易與原發性宮頸肌瘤相混淆。壁間肌瘤因血循環較好,一般瘤本較少發生退變,可使宮體嚴重變形,且影響子宮收縮,由于子宮體積增大,內膜面積增加,故常引起月經過多、過頻及經期持續時間延長。
2。肌瘤在生長發展過程中,常向阻力較小的方向發展。當其突向子宮腔后,其表面僅覆蓋一層子宮內膜,稱為“粘膜下子宮肌瘤”,甚至僅以一蒂與子宮相連。粘膜下肌瘤成為子宮腔內異物而引起子宮收縮,被排擠下降,瘤蒂也逐漸被拉長,當達到一定程度時肌瘤可通過宮頸管,垂脫于陰道中甚或突出于外陰口,同時蒂部所附著的宮壁亦被牽拉,而向內凹陷,當凹陷增大,可形成不同程度的子宮內翻。粘膜下肌瘤由于瘤蒂血運較差,并常伸入陰道內,故易感染,壞死、出血。
3。肌瘤若向子宮體表面突出,其上由一層腹膜覆蓋(沒有包膜),稱為“漿膜下子宮肌瘤”。若繼續向腹腔方向發展,最后亦可僅由一蒂與子宮相連,成為帶蒂的漿膜下子宮肌瘤。瘤蒂含有之血管是肌瘤的唯一血循環。如發生瘤蒂扭轉,瘤蒂可壞死斷離,肌瘤脫落于腹腔,貼靠鄰近器官組織如大網膜、腸系膜等,獲得血液營養而成為“寄生性肌瘤”或“游離性肌瘤”。但可使大網膜血管部分扭轉或阻塞而發生漏出作用,形成腹水等引起腹部癥狀。
4。肌瘤發生于子宮體側壁向闊韌帶兩葉腹膜之間伸展者,稱為“闊韌帶肌瘤”,屬于漿膜下類型。但還有一種闊韌帶肌瘤,系由闊韌帶中子宮旁平滑肌纖維生長而成,與子宮壁完全無關。闊韌帶肌瘤在其增長發展過程中常使盆腔器官、血管等發生位置與形態改變,尤其是輸尿管變位,造成手術治療上的困難。
5。子宮圓韌帶、子宮骶骨韌帶也可發生肌瘤,但較少見。
6。子宮頸部肌瘤的發展同子宮體。但由于其解剖位置的特點,當肌瘤發展增大達一定程度時,容易產生鄰的器官的壓迫癥狀,常造成分娩障礙,也使手術增加很大困難。
7。子宮肌瘤90%以上生長于子宮體部,僅少數(4~8%)發生于子宮頸,且多在后唇。在體部者,多長于子宮底,后壁次之,位于前壁者比后壁少一半,而以兩側者最少。就肌瘤的類型而言,以壁間肌瘤最多,漿膜下肌瘤次之,粘膜下肌瘤比較少見。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子宮肌瘤是婦科疾病中極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其患者以中年婦女最為多見,根據大量尸體解剖檢查,發現30歲以上的婦女約有20%在子宮內有大小不等……詳細>>
【病理介紹】專家介紹典型的子宮肌瘤是一個實質性的球形腫塊,表面光滑或亦有凹凸。切面呈白色螺旋狀線紋,微帶不平。線紋乃是肌瘤中的纖維組織所……詳細>>
中醫認為乳腺病的發病原因,多與情緒因素有關,即“隨喜怒而消長”,如怒氣傷肝,氣滯血瘀、沖任經脈失調,上行乳腺,故可引起乳腺增生。有部分病……詳細>>
一般而言,子宮肌瘤是育齡婦女經常遇到的情況,她們或許會擔心是否會導致不孕?是否需要開刀?若懷孕后才發現怎么辦?這些都應該是子宮肌瘤患者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