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糜爛是其他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當宮頸外口表皮的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組織所代替后,由于遇到覆蓋面的新生上皮菲薄,甚至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上去就像真正的糜爛,所以才稱之為宮頸糜爛。
名詞解釋:在國外已經取消了宮頸糜爛一詞。因此宮頸糜爛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是一種疾病,所以無需對其在意。但是在做婦科檢查時,需要注意宮頸炎,其跟宮頸糜爛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病理變化:慢性子宮頸糜炎時,覆蓋在子宮頸陰道部表面的鱗狀上皮壞死脫離,形成表淺的缺損,稱為真性糜爛,較少見。而臨床上常見的子宮頸糜爛實際上是指先前上皮損傷后,由子宮頸管粘膜的柱狀上皮增生,并向子宮陰道部磷狀上皮的缺損處延伸,覆蓋創面,取代了原磷狀上皮缺損的區域,由于柱狀上皮較薄,粘膜下方充血的毛細血管明顯易見,所以肉眼見宮頸外口病變粘膜呈鮮紅色糜爛樣區。
子宮頸糜爛的分型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型也不同。一般有以下的分型方法:
1、臨床根據糜爛面的面積大小可以將子宮頸糜爛分為輕(I)、中(II)、重(III)三度。
2、根據宮頸糜爛的表現又可將子宮頸糜爛分為三型:
單純性糜爛:多見于炎癥初期,糜爛面被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皮比較平坦光滑;
顆粒型糜爛:炎癥繼續存在,使子宮頸上皮過度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外觀呈顆粒狀,為顆粒型糜爛;
乳頭型糜爛:如果腺上皮及間質增生顯著,凹凸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頭狀,即為乳頭型糜爛。
3、根據病因又可將子宮頸糜爛分為特異性的和非特異性的兩種。
特異性的:指由病菌感染引起的。淋球菌及沙眼衣原體是宮頸感染最常見的病原菌。
非特異性的:多數是由雌激素分泌的不平衡造成的。比如很多未婚未生育的人。
由于慢性炎癥的長期刺激,組織增生而使宮頸肥大,因此,子宮頸糜爛常伴有宮頸肥大。以后即使炎癥治愈,宮頸肥大仍可存在。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頸內口上皮是由一種纖細的、會分泌粘液的紅色組織所構成,這種組織名叫柱狀上皮。在正常情形下,子宮頸內口在子宮頸外口處改變成一種名叫鱗狀……詳細>>
宮頸糜爛分度方法糜爛面積的大小進行劃分,可分為輕、中、重三度。當糜爛面積小于整個子宮頸面積的1/3時為輕度宮頸糜爛;糜爛面積占子宮頸面積……詳細>>
宮頸糜爛分型標準是什么?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只有了解了宮頸糜爛分型,才會了解不同種類的宮頸糜爛,以實現科學治療,那么究竟宮頸糜爛分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