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女性朋友的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最常見的一種病理改變。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稱為宮頸糜爛。宮頸糜爛怎樣檢查呢?可通過肉眼的觀察初步判斷,也可通過化驗、陰道鏡檢查查出問題。一度的宮頸糜爛不算太嚴重,不治療有的可能以后會加重。
糜爛面為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因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透出呈紅色,并非真性糜爛。真性糜爛病理學指上皮脫落潰瘍。炎癥初期,糜爛面僅為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表面平坦,稱為單純性糜爛;隨后由于腺上皮過度增生并伴有間質增生,糜爛面凹凸不平呈顆粒狀,稱為顆粒型糜爛;當間質增生顯著,表面不平現象更加明顯呈乳突狀,稱為乳突型糜爛。
根據糜爛面積大小可將宮頸糜爛分為3度:輕度指糜爛面小于整個宮頸面積的l/3;中度指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1/3~2/3;重度指糜爛面占整個宮頸面積的2/3以上。診斷宮頸糜爛應同時表示糜爛的面積和深淺。
女性應做常規體檢,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果感覺不適,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了宮頸糜爛,首先應做宮頸刮片檢查。以前用的是傳統的巴氏抹片檢查,是由醫生或化驗師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分析,這種方法比較容易出現漏診,往往需要幾次刮片檢查以防漏診。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