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事實是,有的宮頸糜爛,其糜爛面仍為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只是因柱狀上皮菲薄,外觀看起來呈紅色,形似糜爛,但并非真性糜爛,這種情況更確切地說,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而并非宮頸炎。只有當出現宮頸上皮脫落、潰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慢性宮頸炎和宮頸糜爛。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生理情況下,如青春期、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藥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增高,宮頸管柱狀上皮增生,可以出現生理性宮頸糜爛。這時并不需要過分擔心,因為當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可退回宮頸管,“宮頸糜爛”會不藥而愈。
由此可見,宮頸糜爛并不代表宮頸炎癥的深度,也不表示向宮頸癌發展的可能性的高低,只是醫生對宮頸外觀表現的一種描述,其深層原因可能包括多種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因此,當發現宮頸糜爛時,最好和醫生充分溝通、咨詢,不要自我亂下診斷。
慢性宮頸炎=私處衛生差?
有人認為,慢性宮頸炎就是不注意個人衛生的結果。這種看法也并不完全正確。誠然,不注意私處衛生,沒有養成定期清洗會陰部的習慣,生殖道確實容易感染細菌、病毒及滴蟲等病原體,導致宮頸炎癥發生,但這并不是宮頸糜爛的唯一原因,其他可能因素還包括:
①分娩或人工流產等手術操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損傷,為病原體入侵宮頸打開方便之門。
②不良性生活習慣。在性生活中,宮頸由于碰撞和受避孕套機械摩擦,難免輕微損傷,如果再經歷經期同房、口交,或者性生活紊亂,更可能加重宮頸損傷,使病原體入侵宮頸機會增大。
③還有小部分女性,對清潔陰道矯枉過正。她們習慣經常用洗液沖洗陰道,殊不知,這樣反而會破壞陰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外源性病原體更加容易入侵。
慢性宮頸炎難根治?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中,都會認為慢性宮頸炎是很難根治的,其實不然。只要在發現后予以積極治療,慢性宮頸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由于口服用藥起效較慢且效果有限,因此,現在治療慢性宮頸炎,主要采用的是局部治療。方法是,月經干凈后一周內,以激光、冷凍、紅外線或微波等物理方法,將宮頸糜爛面的單層柱狀上皮破壞,使其壞死脫落,從而長出新的上皮,這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的最常用方法;治療后,遵醫囑定期復查直至宮頸創面完全痊愈即可。只要正規、嚴謹地配合治療,一般3-4周,較嚴重者6—8周,宮頸炎完全可以獲得根治。
技術特長:擅長治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不孕癥等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熟練掌握子宮全切、宮外孕、輸卵管再通等手術技術,尤其對子宮肌瘤手術方式獨特。
慢性宮頸炎會癌變?
慢性宮頸炎本身是良性病變,絕大多數不會發生癌變。但在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性生活紊亂、多次分娩或人流)和性傳播疾病(尤其是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等的影響下,小部分也可能發展為宮頸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cin),甚至宮頸癌。
由于宮頸炎、cin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進行宮頸癌篩查。液基宮頸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是目前最有效的宮頸癌篩查手段,聯合運用這兩種方法,可篩查出98%以上的宮頸癌。一般來說,hpv陰性,同時宮頸細胞學檢查正常者,宮頸癌發病風險很低,每三年作一次篩查即可;hpv陽性但宮頸細胞學正常者,需要每年進行一次篩查;若hpv和宮頸細胞學同時陽性,或hpv陰性但宮頸細胞學陽性者,應進行陰道鏡檢,并取活組織作病理檢查以確診。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疾病,顧名思義,就是指發生在女性生殖器官宮頸部位的各種疾病。它包括宮頸炎、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癌等。了解宮頸疾病,學會保護自己,積極……詳細>>
慢性宮頸炎在婦科疾病中比較常見,而也有慢性宮頸炎是宮頸糜爛的說法。其實,正確的說法是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炎癥刺激宮頸的……詳細>>
宮頸糜爛和慢性宮頸炎想必女性朋友們都不會陌生,而常常女性朋友們對這兩種疾病混淆照成不必要的麻煩,為此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宮頸糜爛和慢性……詳細>>
大家知道慢性宮頸炎嗎?它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對女性身體健康的影響很大。那么慢性宮頸炎的危害有哪些呢?該如何治療慢性宮頸炎呢?詳細>>
多數女性在平時都不注意自己的宮頸健康,很少去特別關注,不過在近幾年來,女性疾病的發病率持續升高,讓人們重新重視這個問題。女性疾病有很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