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時所引起的一種病變。如內膜異位至子宮肌層以外的盆腔組織如卵巢、子宮韌帶等處時,稱外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亦即帶沉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若內膜異位至子宮肌層則稱之為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亦即子宮腺肌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婦科最常見病,多發病,也是婦科難治疾病之一,臨床表現為痛經,不孕盆腔結節或包塊等。本病發生常與人流手術或經期性交等因素有關。目前西醫主要采用激素和手術治療,有副作用大、復發率高之弊。且內膜異位癥患者多為年輕婦女,存在生育問題,故保守治療極受臨床醫師關注。
子宮內膜異位癥屬于中醫"痛經"、"不孕"、"癥瘕"及"月經不調"范疇,胞宮藏瀉功能的生理表現為:平時藏而不瀉,月經期瀉而不藏,定時將經血排出體外。若心情抑郁、勞傷氣血、房事不節或手術創傷等,導致沖任損傷,胞宮藏瀉功能異常,月經期經血雖有所瀉,但部分經血不循常而逆行,以致"離經之血"蓄積體內而成瘀血。瘀血阻滯不去,新血無以歸經,則產生疼痛。
瘀血為本病之病理產物,又為本病之病因病機。"瘀"是產生內膜異位的關健。婦科副主任醫師李桂宅在長期的臨床觀察中,發現內膜異位癥患者除了有血瘀表現外,較多患者出現經期發熱,口干便秘,舌質紅等,而且大部分患者病程較長,瘀入化熱,瘀熱互阻,沖任失調。故在氣滯血瘀基礎上提出不瘀久化熱,邪熱內蘊理論,治療上除了活血化瘀外,加用清熱通絡之品,使臨術療效有所提高,復發率下降,充分發揮了中藥治療內膜異位癥的優勢。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指當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時所引起的一種病變。詳細>>
泌尿系統癥狀、性行為疼痛、月經不調、月經過多、長期痛經等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要了解出早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癥狀……詳細>>
目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女性朋友越來越多,它給女性朋友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的煩惱,使她們身體健康和心靈上面都遭受了嚴重的創傷,下面我們看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