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專家指出子宮內膜癌高發年齡為58~61歲,確切病因仍不清楚,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延遲婦女,近親家族中有子宮內膜癌病史者,長期應用雌激素的絕經后婦女,長期服用他莫西芬的乳腺癌患者,多囊卵巢綜合癥等。
子宮內膜癌的防治:有絕經后陰道出血或未絕經而經量增多者,尤其是由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者,可行分段刮宮、B超、宮腔鏡檢查、CA125、CT或磁共振檢查。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雌激素,服用他莫西芬的乳腺癌患者定期作婦科檢查。子宮內膜癌以手術治療為主,晚期病例需化療及放療。
三類女性謹防子宮內膜癌:
1、肥胖的女性。人體內的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量,也會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子。
2、糖尿病的女性。糖尿病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要比正常人高2.8倍。
3、月經不調的女性。在子宮內膜癌患者中,月經發生紊亂者是月經正常者的3倍。月經不調多是由于卵巢功能紊亂引起的,常伴有雌激素水平的異常。這也可能是引起子宮內膜癌的原因。
通過上面的子宮內膜癌做出的相關介紹,大家對子宮內膜癌有更深入的了解了,如果發現有子宮內膜癌的癥狀一定要盡快到腫瘤科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專家指出子宮內膜癌高發年齡為58~61歲,確切病因仍不清楚,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有:肥胖、高血壓、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絕經延遲婦女,近親……詳細>>
肥胖的女性。人體內的脂肪過多會增加雌激素的儲存量,也會增加雌酮的合成量,而雌酮被認為是子宮內膜癌的致癌因子。詳細>>
《國家癌癥研究》雜志上的科研成果表明,久坐的人同坐下時間最短者相比,患結腸癌、子宮內膜癌以及肺癌的風險要更高。研究者們發現,坐下來的時間……詳細>>
據調查顯示,絕經后出血有可能是身體出現了惡性腫瘤,在絕經后陰道出血中惡性疾病占23%,子宮內膜癌占惡性病的13%,并且從絕經到出血的年限……詳細>>
子宮內膜癌是指子宮主體的內膜層發生惡性變化,這內膜層是長在子宮內腔里,生成癌后最易出血,這些血就會由子宮內腔,通過子宮頸流到陰道到體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