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西醫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及其前后,出現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隨月經周期而發,嚴重者可伴惡心嘔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給工作及生活帶來影響。目前臨床常將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多指生殖器官無明顯病變者,故又稱功能性痛經,多見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種痛經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緩解或消失。繼發性痛經則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質性病變所致。本病屬婦科臨床的常見病,據有關調查表明,痛經的發病率為33.19%。
中醫
痛經,祖國醫學亦稱“痛經”又名“月水來腹痛”、“經行腹痛”、“經期腹痛”、“經痛”等。本病最早記載于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方論?婦人雜病脈證并治》“帶下,經水不利,少腹滿痛…… ”。至隋《諸病源候論?婦人雜病諸候?月水來腹痛候》對本病的病因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書中曰:“婦人月水來腹痛者,由勞傷氣血、以致體虛,受風冷之氣客于胞絡,損傷沖任之脈。”明?《景岳全書?婦人規?經期腹痛》指出:“經行腹痛,證有虛實……實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經通而痛自減;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揉可按為虛,拒按拒揉為實。”可見周期性小腹疼痛雖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祖國醫學往往通過其疼痛發作的時間、性質、部位及疼痛的程度進行辨證治療。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女性經常會遇到的婦科疾病,凡是在經期前后或者是旗艦,出現下腹疼痛,腰背酸痛等不適,都是屬于痛經的表現。那么,你是否知道痛經到底是怎……詳細>>
婦女痛經是由于子宮內膜合成的前列腺素過高,引起子宮異常收縮而發生的。這個情況對于很多女性來說很常見,造成因素也可能與生活工作節奏加快有關……詳細>>
急性乳腺炎中醫稱為“乳痛”,多見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其它球菌侵入乳房所造成的急性化膿性感染。絕大多數發生于產后哺乳的婦女,尤其初產婦更為多……詳細>>
女人痛經的原因有很多,許多女人都不在意忍忍么就過去了,其實,痛經是女人身體出現病癥的外在表現,如果女人出現續發性痛經就有可能出現了子宮……詳細>>
乳腺增生是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主觀上以乳腺疼痛為主,而無腫塊,為單純性乳腺上皮增生,俗稱“乳痛癥”,發生在乳腺管內而表現為上皮的乳頭樣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