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劉女士這幾日來憂心忡忡。長期以來,她一直謹小慎微地避孕,直到31歲那年,工作穩定經濟繁榮萬事俱備,是時候開始做母親的人生規劃了。可是,整整一年過去,就連公司派她出國進修的大好機會也放棄了,努力來努力去,每個月都隨著月經的來潮,滿懷希望落了空。
她和先生再也承受不了這種;失望;;盼望;;再失望;的情形,下決心去醫院做一番全面的檢查。結果,劉女士被懷疑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并由此導致了不孕。
作為一名關注健康生活品質的成熟女性,劉女士對一些常見婦科問題具有準專業的知識水平,比如子宮肌瘤、宮頸糜爛,她都耳熟能詳。但子宮內膜異位癥?她可是從來一無所聞。想不通啊,怎么會得上這么一種怪病呢?
實際上,這絕不是什么罕見的疾病,它的發病率可以達到1%~50%。這個數字是個相當大的范圍,因為醫學家們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就算最保守的1%的發病率,也已相當可觀了!
預先的征兆:越來越重的痛經、不孕
劉女士從小到大并不是嬌氣的人,連感冒發熱都很少,只除了一個痛經的毛病;;自從13歲初潮到現在,每月一次的疼痛著實讓她苦惱,年紀小時還不是太嚴重,忍一忍就過去了,可自打25歲以來,一年比一年更厲害,每一次都得用止痛片,有時甚至非得請假在家躺上一天。聽人說,一結婚就好了,可結婚后不但沒見好,反而越來越重;后來又聽人說,生完孩子就好了,可這不是一直就沒懷孕么。
當劉女士把痛經的情況向醫生提起時,那位滿頭銀發的老專家登時顯得很興奮,馬上叫來幾個實習醫生,當著劉女士的面講起課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表現就是痛經,而且,這種痛經往往是逐漸加重的,這一點和這位女士的癥狀完全符合!;
醫生發現了一個疾病的;黑典型;,大概就跟劉女士揮筆簽下一大筆生意一樣好心情吧。值得理解。
劉女士鉆研了一番醫生那些充滿專業詞匯的解釋,總算弄明白自己身體里到底發生了什么:正常情況下,在月經期,子宮內膜從宮腔里脫落下來,形成經血流出體外。而在她的身體里,有些內膜細胞離開了大隊人馬,開始個別行動,轉移到卵巢、盆腔等其他器官或組織上,并且種植、生長,就形成了子宮內膜異位病灶。
這些別處生根的子宮內膜也同正常子宮內膜一樣,周而復始地生長、變化和出血,造成月經期的盆腔疼痛。如果異位病灶生長在卵巢內,就會形成囊腫,不但引起疼痛,而且影響卵巢的內分泌功能。
對于這種病的起因,醫學上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是月經初潮年齡小,月經周期短,月經期持續時間長的女性更容易患這種病。
子宮內膜異位癥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也不會嚴重威脅健康,但有些人,會引起痛經及不孕;也有相當多的人沒有任何癥狀,特別是在初期。
對于生育年齡的女性,如果有痛經、不孕、性交痛、月經紊亂等癥狀,就應懷疑是不是患上了子宮內膜異位癥,應當到醫院去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是不孕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還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不孕?這個問題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難倒了眾多醫學家們。可以肯定的是,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患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婦女中不孕癥的發病率為30%~50%,而不孕癥婦女中約30%~58%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確實有一些人治愈了子宮內膜異位癥后開始懷孕。
大疑問:痛經也要動手術?
醫生建議劉女士進行B超檢查,抽血查CA125,等到結果出來,醫生告訴她,目前初步確定她患了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也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相當常見的一種,需要手術治療,既能治病,又能明確診斷。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卵巢囊腫是婦科門診中的常見病,一般會出現痛經的癥狀,還會有進行性加重,病程時間越長,痛經越厲害。詳細>>
婦科咨詢專家指出,不少女性朋友都有過痛經的經歷,久而久之很多人都覺得痛經是一種正常現象了。其實不然。女性痛經如果疼痛越來越重,就要懷疑一……詳細>>
痛經越來越嚴重的話,只能說明患者患病情況可能發生變化了,所以應該先確定自己的患病原因,還有一些人說結婚后或生完寶寶就能痊愈了,其實這個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