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與過度焦慮、緊張和恐懼等精神因素及貧血、慢性疾病等體質較差也有關系。痛經大多發生在月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時,常為下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也放射至陰道、肛門及腰部,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尿頻、便秘或腹瀉等癥狀。
月經期或月經期前后出現下腹部劇烈疼痛以致影響工作、學習和健康者稱為痛經。
痛經可分成為原發性,即從月經初潮就發生痛經;還有繼發性痛經,即月經初潮時無痛經,而在以后出現的痛經。原發性痛經多是由于子宮發育不良、子宮頸口狹窄、子宮過度屈曲或膜樣月經,即大片肥厚子宮內膜或子宮內膜管型在排出時引起子宮劇烈收縮所致。繼發性痛經多由于盆腔炎癥、子宮內膜異位、腫瘤等生殖器官病變引起的。
另外,痛經與過度焦慮、緊張和恐懼等精神因素及貧血、慢性疾病等體質較差也有關系。痛經大多發生在月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時,常為下腹部陣發性絞痛,有時也放射至陰道、肛門及腰部,可同時伴有惡心、嘔吐、尿頻、便秘或腹瀉等癥狀。腹痛可持續較長時間,偶可長達1~2天,經血排出通暢時疼痛消失。疼痛劇烈時可發生面色蒼白、手足冰冷、出冷汗,甚至昏厥。膜樣痛經的病人,一般在月經的第3~4天時疼痛最劇烈,膜狀物排出后疼痛消失。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dysmenorrhea),系指經期前后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a href="http://m.zpeb.net/fuke/a/201611/1477556.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婦科炎癥:這種病因導致的痛經患者會有下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常見的有附件炎、盆腔炎或是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