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不同類型的子宮肌瘤可同時發生在同一子宮上,稱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其位置分布有三種情況:肌層內約占60~70%,漿膜下占20%,粘膜下占10%。
據資料統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多發性子宮肌瘤,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癥狀,而未能發現,臨床上報告多發性子宮肌瘤發生率僅在 4~11%之間。子宮肌瘤是良性的,目前醫學尚無證據證明子宮肉瘤是由子宮肌瘤轉變而來。
一、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癥狀:
1、壓迫癥狀:較大的后壁肌瘤可壓迫直腸出現便秘,闊韌帶內較大的肌瘤可壓迫輸尿管。
2、疼痛:漿膜下帶蒂的肌瘤扭轉會突然產生疼痛,粘膜下肌瘤有時會有痛經。
3、不孕:生育期婦女可以導致不孕,這個比例不是很高。同時如果肌瘤過大容易造成流產,這個比例比但發行子宮肌瘤更高。
4、出血。粘膜下肌膜和肌瘤引起宮腔面積增大而使月經量多。多發性子宮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長期的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一般藥物無法根治。目前超聲消融是治療多發性子宮肌瘤相對的最佳選擇。
二、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病因:
確切病因不明,可能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長期受雌激素刺激有關。
1、多發性子宮肌瘤偶見于初潮后婦女,多見于育齡期女性,絕經后肌瘤多停止生長并逐漸萎縮;
2、多發性子宮肌瘤多并發子宮內膜增生;
3、卵巢顆粒細胞瘤、卵泡膜細胞瘤(可分泌雌激素)患者常合并子宮肌瘤;
4、妊娠時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
5、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長。
三、多發性子宮肌瘤的自我檢查:
1、觀察經血:月經增多、絕經后出血或接觸性出血等,常常由于宮頸或宮體發生肌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經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對癥診治。
2、觀察白帶:正常白帶是少量略顯黏稠的無色透明分泌物,隨著月經周期會有輕微變化,但膿性、血性、水樣白帶等都是不正常的。
3、自摸腫塊:清晨,空腹平臥于床,略彎雙膝,放松腹部,用雙手在下腹部按觸,由輕淺到重深,較大的腫物是可以發現的。
4、感覺疼痛: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
四、多發性子宮肌瘤的治療:
1、觀察。哪些肌瘤可以觀察呢?年近絕經、無明顯癥狀者,每三個月或半年檢查一次 B超;雖有肌瘤但無癥狀可定期復查觀察。
2、除月經外,出現陰道不規則出血者可進行診斷性刮宮病理檢查。
3、藥物治療。月經量較多,可選擇雄激素類藥物,該類藥物可對抗雌激素,使內膜萎縮,同時使子宮 平滑肌、子宮血管平滑肌收縮,出血量減少。中醫治療也可使月經量減少,但對肌瘤縮小不明顯。
4、手術治療。適用于肌瘤較大、癥狀明顯、非手術治療無效者。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屬于良性腫瘤。那么,多發性子宮肌瘤如何治療呢?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下面我們就請相關專家來為我們介紹……詳細>>
多發性子宮肌瘤如何治療,子宮肌瘤要注意采取合適的方法,注意及時的治療,這是大家應該注意的,注意及時的進行治療,注意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良……詳細>>
多發性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它屬于良性腫瘤。那么,多發性子宮肌瘤如何治療呢?相信很多人都想了解。下面我們就請相關專家來為我們介紹……詳細>>
有過生育經歷的女性,能免疫很多的疾病,有助于抵抗多發性子宮肌瘤。那么,多發性子宮肌瘤是如何形成的? 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多發性子宮……詳細>>
1、多發性子宮肌瘤的生長速度還算很快的,女性到了更年期后,肌瘤難以萎縮,更變大的可能性會更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