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緩解原發性痛經,根本不用靠性生活,西醫有很多種止痛、活血的藥物,中醫的辦法也不少,除了吃中藥調理,還可以埋耳豆、熱敷、貼膏藥等。因為效果不錯而且副作用少,很多人更青睞中醫。
有觀點認為,在婚后規律的性生活后或生育后,痛經大多會自愈。因為經血與剝脫的子宮內膜,不能順利地經子宮頸口流出,是引起痛經的原因之一,婦女分娩后,子宮口會變得松弛,經血和剝脫的子宮內膜容易排出,所以痛經會消失。
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于有排卵月經因此在初潮后l~2年尚無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即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到25歲后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
痛經大多開始于月經來潮或在陰道出血前數小時常為痙攣性絞痛,歷時 l/2-2 h。在劇烈腹痛發作后轉為中等度陣發性疼痛,約持續12~24 h。經血外流通暢后逐漸消失亦偶有需臥床2-3d者。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腸道及心血管癥狀。如惡心、腹瀉頭暈、頭痛及疲乏感。偶有暈厥或虛脫婦科雙合診或肛診陰性,可得出原發性痛經的診斷。
繼發性痛經
根據病史婦科檢查及必要的輔助診斷方法明確痛經是由何種婦科疾病引起。
(一)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主要癥狀卵巢、子宮骰骨韌帶、子宮直腸窩盆腔腹膜等處異位的內膜組織在月經周期中同樣受卵巢激素的影響而有周期性變化。
(二)子宮腺肌病
因為子宮內膜侵人子宮肌層引起的一種良性病變痛經為本病的典型癥狀之一。亦可有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婦科檢查子宮呈均勻性增大呈球形,質地較硬,一般約為2個月妊娠大小可有輕壓痛。
(三)子宮肌瘤
痛經不是子宮肌瘤的主要癥狀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經期可因刺激子宮收縮而發生痙攣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經過多、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道流血盆腔檢查可發現子宮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結節狀突起。
(四)慢性盆腔炎
下腹部疼痛和不育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癥狀在月經期由于盆腔充血或因月經誘發炎癥急性發作,可引起腹痛加劇。患者多有不育及急性盆腔炎史盆腔檢查子宮多為后位,活動度差,甚至完全固定
痛經與性生活扯不上關系
專家卻否定了性生活治療痛經這種經驗。痛經一般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常在月經初潮1~2年內出現,在月經期下腹墜痛,婦科檢查無陽性體征。原發性痛經不嚴重的無需治療,也會在結婚生育后得到自愈。此類痛經生殖器本身沒有器質性病變,因此和性生活扯不上關系。
但是,較重的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就不會這么簡單了。引起繼發性痛經的原因很多,其中以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子宮腺肌病引起的繼發痛經最為嚴重。繼發性痛經的發生多在初潮后數年方出現癥狀,而且有明顯的月經過多、不孕、放置宮內節育器或盆腔炎性疾病病史,婦科檢查有異常發現。因此,簡單的用結婚來為痛經畫上休止符的說法會延誤疾病的治療,為今后埋下生活禍根。
少女痛經絕大多數婚后自愈
“少女的痛經,絕大多數是原發性的痛經”,專家說,從中醫學的角度看,遭受了生冷寒涼,喝了冰水或冰飲料,經期淋雨,包括感冒等引起寒凝血淤,都會引起痛經;南方天氣濕熱,吃了濕熱的東西,比如多食蝦蟹、芒果和荔枝等熱性食物,也會導致氣滯血淤,引起痛經;學習和工作壓力過大,心情壓抑,同樣會痛經。
“年輕女孩子的痛經,一般從初潮開始就痛,有的可能跟子宮的角度有關,比如,子宮過度前傾,或過度后傾,或者跟經血通道過于狹窄有關。女孩成年,結婚生子后,這種情況會有改變”,專家說,原發性的痛經,絕大多數婚后自愈。
專家特別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多見于繼發性痛經的婦女,但是年輕女性也很容易患上這種病,目前中醫院婦科門診里面就有這樣的病例。患上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年輕女性,不宜過晚結婚,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由于生殖道流動不暢所導致的,根據臨床經驗,結婚生子往往能夠改善這種癥狀。
婦女痛經小心生殖系統病變
專家特別指出,已婚的婦女,多是繼發性痛經,如果女性痛經時還伴有腰疼、發燒、月經量增多、下腹部墜痛、體溫升高,經血顏色為淡茶褐色或者氣味發生變化,痛感越來越強,持續時間也越來越長,惡心或者嘔吐、腹瀉,那就有可能是子宮后位或者其他疾患所導致,如盆腔炎、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癥。
比如引起痛經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就被列為一種比較嚴重的婦科病,而痛經只是被認為是其癥狀之一。
女性生產的最佳年齡是25到30歲,錯過這個時期是非常可惜的。“很多女性30歲都還在做人流,要知道人流是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原因之一,而子宮內膜異位癥會引起嚴重的痛經”,專家還特別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癥嚴重時,不少治療方法都是采取切除子宮的方式。
由子宮病變引起的繼發性痛經和一般的原發性痛經有很大不同,原發性痛經在月經最初的時候就疼痛,疼痛具有均勻的時間間隔,每次疼痛的程度相當。而繼發性痛經則是在月經開始之后,一段時間才開始疼痛,而且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加疼痛。
如果有女性發生這種情況就必須及時前往醫院就醫,并有必要進行B超檢查,不能延誤病情。專家透露,以前自己曾經接觸過不少因為痛經而休克的病人,耽誤治療有時候可能帶來生命危險。
緩解原發性痛經 中醫受熱捧
其實,緩解原發性痛經,根本不用靠性生活,西醫有很多種止痛、活血的藥物,中醫的辦法也不少,除了吃中藥調理,還可以埋耳豆、熱敷、貼膏藥等。因為效果不錯而且副作用少,很多人更青睞中醫。至于喝紅糖水或姜湯等偏方,專家說也會有一些效果,因為這些熱乎乎的湯水能夠促進血管擴張,使經血排得更痛快,通則不痛,不過這些辦法只是治標不治本,效果也未必明顯。
中醫藥治療原發性痛經效果較佳、無明顯的副作用,而且有治本的效果。運用中藥,貴在講究辨證施治,具體病情采取具體方案、不同藥物、不同用量。
如經前或經期腹部脹痛,經量或多或少,顏色暗紅,經行不暢,乳房脹痛,胸悶煩躁,情緒不穩定,精神緊張,可用柴胡、白芍、枳實、制香附、玄胡索、沉香、當歸、川芎、益母草、炙甘草等。
若腹痛比較劇烈,痛引腰骶,經行不暢,色紫暗有塊,月經量多時痛減,腹部下墜,酌用當歸、川芎、益母草、藏紅花、牛膝、五靈脂、烏藥、制香附、雞血藤等。倘痛經伴小腹作冷,得熱癥緩,月經量少,色暗,大便稀薄,白帶量多清稀者,宜用桂枝、玄胡索、制香附、小茴香、川芎、干姜、佛手、吳茱萸等。
證屬小腹刺痛,并有灼熱感,腹痛拒按,月經提前,月經有氣味,質粘稠,平素白帶色黃,大便干,小便黃者,藥用敗醬草、瞿麥、金銀花、薏苡仁、赤芍藥、川楝子、枳實、益母草等。
凡是腹痛隱隱,喜溫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心悸,倦怠乏力,使用黨參、白術、白芍、當歸、肉桂、玄胡索、枸杞子、黃芪、炙甘草等。在痛經期間,還可同時使用針灸、理療、穴位封閉、膏藥外敷、藥物外敷等法,均有可靠的效果。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級數自測】 1、腹痛難忍2分 2、腹痛明顯1分 3、坐臥不寧2分 4、休克4分 5、面色蒼白1分 ……詳細>>
止痛片也無法緩解的劇烈痛經:痛經突然變得劇烈而難以緩解通常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危險信號,也就是部分子宮內膜脫落出子宮。另外在性生活中或者在……詳細>>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女性朋友對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衛生保健越來越重視,市場中各種品牌的婦女保健用品也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但是需要注意……詳細>>
核心提示:很多女性對于痛經的態度習慣以“忍”當先,反正過了這幾天就好了,實在不行就吃片止痛藥。殊不知,并非所有的痛經就能靠忍過去,尤其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