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1、隨訪觀察:對肌瘤小于妊娠8周,無明顯癥狀或近絕經期婦女子宮小于妊娠12周大小,月經正常,無壓迫癥狀者可暫時觀察。堅持每3個月復查一次,一般在絕經后因為雌激素水平下降,肌瘤可逐漸萎縮。在隨訪期間發現肌瘤增大或癥狀明顯時,應考慮肌瘤惡變的能。應及時手術治療。
2、藥物治療:對月經量多而子宮增大約8周妊娠大小患者,在診斷性刮宮排除子宮內膜癌后,可采用雄激素治療。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促使子宮內膜萎縮,使子肌層及血管平滑肌收縮,減少出血量之作用。常用甲基睪丸素和丙酸睪丸酮,但是用量和方法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以免用藥不當,引起內分泌失調,男性化等。
3、子宮肌瘤介入療法:子宮肌瘤介入療法是通過非手術方法將極細的導管插到子宮肌瘤的供血動脈即營養血管,阻塞肌瘤的血供,使其失去營養而自行壞死、萎縮、甚至消失而達到目的。該方法適用于各型肌瘤,無明顯禁忌癥及并發癥,又保留了病人的生殖功能,經臨床驗證,97%盆腔壓迫癥狀及下墜感消失。
4、手術治療:經長期保守治療無效,或癥狀明顯,肌瘤較大,合并貧血及生長迅速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肌瘤剜除術:適于年輕并希望生育的患者。無論漿膜下、肌壁間,甚至粘膜下肌瘤均可經腹剜除,保留子宮。
子宮切除術:對年齡較大、癥狀明顯,無繼續生育要求的子宮肌瘤患者應作全子宮切除術、子宮次全切,經陰道子宮切除術。年齡在50歲左右可保留一側正常卵巢以維持其內分泌功能。
子宮肌瘤微創術:不開刀,不需切除子宮,就可治療子宮肌瘤,此種治療方法突破了諸多傳統治療方法的限制,受到廣大子宮患者的青睞。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肌瘤的女性可有月經增多,不規則陰道流血,多發生于黏膜下及肌壁間肌瘤。當肌瘤增大可以在腹部摸到包塊,且腹部有壓迫癥狀,還會有陰道分泌物……詳細>>
子宮肌瘤是現在女人最厭惡的一種惡疾了,因為子宮肌瘤會影響到女人的生育能力,那么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子宮肌瘤的治療方……詳細>>
通常來說,子宮肌瘤是沒有癥狀的,并不需要特別擔憂和關注,但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會“作奸犯科”,子宮肌瘤是否引起癥狀,主要取決于生長的部位和體……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年齡在30~50歲之間的婦女,約20%患有子宮肌瘤,近年來子宮肌瘤患者有增多趨勢。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平滑肌和結締組織所組成,因此又稱為子宮平滑肌瘤。其常見癥狀可有子宮出血,腹部腫塊,陰道流液,膀胱及直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