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宮頸糜爛并非真的糜爛
宮頸糜爛是婦女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在已婚已育婦女中,其發病率高達40%~60%。女性的子宮頸分內口和外口。內口上皮是一種纖細、會分泌粘液的紅色柱狀細胞,外口由灰黃色的鱗狀上皮覆蓋。
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子宮頸外口的鱗狀上皮就會被柱狀上皮所覆蓋,就形成了宮頸糜爛。陰道鏡下觀察糜爛面,實際上是完整的柱狀上皮,因柱狀上皮為單層,其下的間質呈紅色,故肉眼觀察為紅色糜爛樣。
二、患宮頸糜爛多無癥狀
很多女性都是在正常體檢時被意外發現患有宮頸糜爛,而之前并沒有任何癥狀。因為宮頸糜爛本身并不是炎癥,即不是病理學意義的上皮缺失和炎癥反應,而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屬宮頸生理變化之一,不是病理改變。當無病原微生物感染時,即不合并炎癥時,宮頸糜爛患者可無臨床癥狀,或僅表現為分泌物增多。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血性白帶或性交后出血。 當然,也有一些患者的癥狀比較重,除了白帶異常,可能還存在腰酸、外陰和陰道瘙癢等癥狀。但這并非宮頸糜爛本身所致,而多是因為合并的炎癥感染所致。
三、性生活不是宮頸糜爛的直接原因
有人認為,宮頸糜爛是性生活導致的,因此一旦被診斷患上了宮頸糜爛,就對過性生活相當排斥。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目前,關于宮頸糜爛的真正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認為婚后機械性刺激或損傷,如分娩、人工流產或性生活過于頻繁,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宮頸鱗狀上皮破壞,宮頸局部抵抗力降低,易引起宮頸炎癥。但是臨床發現,沒有性生活的女性,仍然存在宮頸糜爛,有時甚至是重度糜爛。
四、宮頸糜爛并不一定導致不孕
過去認為,宮頸糜爛常常伴有炎癥,而炎癥細胞會吞噬精子,同時還能導致宮頸粘液性狀的改變,從而妨礙精子穿透宮頸粘液到達子宮腔。精子無法順利到達宮腔,自然也就不能和卵子相遇,受孕也就無法實現。
但現在發現,更多的年輕女性的宮頸糜爛只是宮頸上皮細胞類型的改變,并不伴有炎癥感染,因此也就不會導致不孕。 對于準備懷孕的女性,如果宮頸糜爛不伴有什么癥狀,建議應積極嘗試懷孕,而不必急著對宮頸糜爛做過多治療。如果伴有白帶過多或白帶發黃,已經引起不適,可適當用藥物進行治療,待癥狀改善后可嘗試懷孕。
五、宮頸糜爛與癌變無關
許多患有宮頸糜爛的女性都擔心會發生宮頸癌,認為宮頸糜爛越重,時間越長,越容易發生宮頸癌。理論上講,宮頸糜爛是一種病理改變,即宮頸的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爛。而宮頸癌是宮頸鱗狀上皮發生異常改變,主要原因是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二者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不同,病理變化也不同。因此,單純的宮頸糜爛,如不合并HPV感染,并不會導致宮頸癌的發生。
(責任編輯:蘇雅婷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糜爛是病嗎?很多女性在不懂得病況的同時,就被醫生的專業術語嚇到了,誤以為它與癌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宮頸糜爛的女性切忌慌張焦慮,應?!?a href="http://m.zpeb.net/fuke/a/201603/952447.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宮頸糜爛是婦女的多發病和常見病。文獻報道,在已婚已育婦女中,其發病率高達40%~60%。女性的子宮頸分內口和外口。內口上皮是一種纖細、會……詳細>>
而宮頸糜爛是慢性宮頸炎的表現形式之一,宮頸糜爛是女性的多發病和常見病。尤其是已婚、已生育過的女性,幾乎60%—80%有不同程度的宮頸糜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