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為了能治療痛經,不少女性朋友是無所不用其能,各種千奇百怪的偏方都試過了,但是痛經依舊還在。生活中緩解痛經的方法有不少,中藥調理就是比較有效的方法。那么痛經中藥調理有用嗎?飲食上如何調理?
痛經中藥調理有用嗎?中藥調理痛經主要是辯證進行調理的,現介紹如下:
1、氣滯血淤型。其癥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針對此類癥狀的人,應調和氣血,化淤止痛。因為“女子以肝為本”,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川芎、紅花各10克。加入約兩升水,50毫升左右的醋,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煎煮30分鐘,等藥冷卻至50℃時連渣倒入盆中泡腳,盆中藥液量應該浸沒踝關節,如果藥液不足量,可加適量溫水。腳在藥中不停地活動,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每次30分鐘以上。
2、陽虛寒盛型。其癥狀表現為下腹冷痛,熱敷痛減,手腳發冷。需用溫經散寒的原理止痛。因為中醫有這樣一種說法:“腎主一身陽”,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少陰腎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引經藥咸水,比如可用肉桂、丁香、烏藥、當歸、川芎各15克,干姜、小茴、吳茱萸各6克,食鹽少許,煎水泡腳。
3、氣虧血虛型。其癥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后小腹隱隱作痛,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月經量少、色淡,需要通過補氣養血調經。中醫上稱作“脾統血”,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并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飴糖適量,煮水泡腳。
適當的飲食也有助于痛經的緩解,那么痛經患者飲食上如何調理?患者飲食上應注意以下幾點:
1、痛經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攝取足夠的鈣質,以避免由于血鈣偏低而引子起宮收縮強烈甚至痙攣導致痛經。此外,由于雌激素的分泌對鈣質吸收利用大有影響,故應保證合成雌激素原料的供給,如蛋白質、亞麻酸、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還需多吃富含維生素C、D和泛酸的食物,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以防便秘而引起痛經。
2、痛經患者平時飲食應多樣化,不可偏食,應經常食用些具有理氣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薺菜、洋蘭根、香菜、胡蘿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體虛弱、氣血不足者,宜常吃補氣、補血、補肝腎的食物,如雞、鴨、魚、雞蛋、牛奶、動物肝腎、魚類、豆類等。
3、痛經患者在月經來潮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應進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可適當吃些有酸味的食品,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作用。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的治療重要的是辨證論治,中藥用于痛經的治療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那么,痛經用中藥調理有用嗎?詳細>>
女人每個月都要經歷一次月經,但是很多人的月經也遇到了麻煩,那就是痛經。那么,誰知道痛經如何中藥調理有效果好呢?接下來,帶您一起來認識下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