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一、西醫的鑒別診斷:
1。子宮內膜異位癥:其痛經的特點為繼發性并進行性加重,多發生在30~40歲的婦女。婦科檢查常于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處捫及一個或數個觸痛性硬結書或包塊。月經期結節增大或出現新的結節。另外,直接活體組織檢查及腹腔鏡檢查,多可確診。
2。經血引流受阻所致腹痛:其腹痛特點為有周期性,伴月經過少甚或閉經。常見于先天性陰道畸形;宮頸手術后瘢痕形成,使宮頸口狹窄甚至閉鎖;人工流產或刮宮術時操作粗暴,導致子宮頸管及宮腔粘連。通過詢問病史及婦科檢查,可明確診斷。
二、中醫的鑒別診斷:
1。盆腔炎:左右少腹疼痛拒按,多伴有發熱,白帶增多,不具有周期性發作的特點。
2。經行吐衄:小腹疼痛,多伴有周期性的吐衄或衄血,且經量減少或不行等。
3。異位妊娠:可有停經史,陰道有少量血,突起一側少腹撕裂樣痛,腹部檢查有明顯壓痛及反跳痛,妊免試驗陽性。
4。墮胎:有停經史和早孕反應,陰道流血和腹痛時往往可見胚胎排出,尿妊免試驗陽性或弱陽性。
三、通過病因來診斷:
1。子宮肌瘤:子宮肌瘤主要癥狀不是痛經,但當患者出現繼發性痛經可能是子宮肌瘤的原因,尤其是接近更年期的女性。主要是因為黏膜下肌瘤在月經期可因刺激子宮收縮而發生痙攣性疼痛。
2。宮內節育器:痛經也可見于宮內安置節育器的女性,子宮內膜產生的前列腺素增加可引起痛經。
3。生殖道畸形:先天的生殖道畸形可導致女性痛經表現,常見于少女,表現為因宮腔積血而引起痛經。
4。盆腔靜脈淤血綜合征:慢性盆腔靜脈淤血引起女性內生殖器疾病,表現為盆腔墜脹、下腹部及腰能部疼痛,常伴月經、白帶增多及痛經。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異位癥:其痛經的特點為繼發性并進行性加重,多發生在30~40歲的婦女。婦科檢查常于子宮直腸陷凹及子宮骶骨韌帶處捫及一個或數個觸痛……詳細>>
繼發性痛經藥物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痛經可首選非甾體抗炎藥或口服避孕藥,療程一般不少于六個月,用法同原發性痛經。如果療效不佳,可改用促……詳細>>
痛經是指經期或經期前后發生陣發性下腹疼痛,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者。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初潮后一段時間無痛經,后發生痛經,多發于盆腔器質性……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