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原發性痛經(primarydysmenorrhoea)即功能性痛經痛經(dysmenorrhea)是指月經期疼痛,常呈痙攣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癥狀包括頭痛乏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腰腿痛。是年輕女性十分常見的病癥原發性痛經不伴有明顯的盆腔器質性疾病。
原發性痛經癥狀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于有排卵月經,因此一般在初潮后頭1~2年尚無癥狀或僅有輕度不適。嚴重的痙攣性疼痛多發生于初潮1~2年后的青年婦女。如一開始出現規律性痛經或遲至25歲后發生痙攣性痛經,均應考慮有其他異常情況存在。
痛經大多開始于月經來潮或在陰道出血前數小時,常為痙攣性絞痛,歷時1/2~2小時。在劇烈腹痛發作后,轉為中等度陣發性疼痛,約持續12~24小時。經血外流暢通后逐漸消失,亦偶有需臥床2~3天者。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病人伴有胃腸道及心血管癥狀。如惡心、嘔吐(89%)、腹瀉(60%)、頭暈(60%)、頭痛(45%)及疲乏感(85%)。偶有暈厥及虛脫。
原發性痛經常在分娩后自行消失,或在婚后隨年齡增長逐漸消逝。
原發性痛經臨床表現
原發性痛經常發生在年輕女性初潮后數月(6~12個月)開始30歲以后發生率開始下降疼痛常在月經即將來潮前或來潮后開始出現,并持續在月經期的前48~72h,疼痛常呈痙攣性,有時很重,以至于需臥床數小時或數天。疼痛集中在下腹正中,有時也伴腰痛或放射至股內側盆腔檢查無陽性所見
關于痛經程度的判定一般根據疼痛程度及對日常活動的影響、全身癥狀、止痛藥應用情況而綜合判定。輕度:有疼痛但不影響日常活動,工作很少受影響,無全身癥狀,很少用止痛藥;中度:疼痛使日常活動受影響,工作能力亦有一定影響,很少有全身癥狀需用止痛藥,且有效;重度:疼痛使日常活動及工作明顯受影響,全身癥狀明顯,止痛藥效果不好。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最為常見的婦科癥狀之一,導致其原因可能與PGF2α含量升高有關,因為這種物質含量增高會造成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血管痙攣,引起子宮缺……詳細>>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的,月經期間下腹部出現痙攣性疼痛,同時伴有惡心嘔吐腹瀉和全身無力。尤其是原發性的痛經并不伴有器質性疾病,那什么是原……詳細>>
原發性痛經發病特點有哪些?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只有了解了原發性痛經發病特點才能夠幫助大家積極的認知這種疾病,以保證大家的安全和健康,接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