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痛經發病會出現的癥狀主要有
1、月經期心律失常:早搏、心動過速、心動過緩、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比較多見。出現這種情況時要注意多休息,適當服用鎮靜藥。
2、經前鼻塞:每至月經便出現鼻塞癥狀,卵巢激素的變化可使鼻黏膜發生充血、腫脹和滲液,從而導致鼻塞。鼻塞癥狀較重的女性可用鼻通,每日3~5次。
3、經期頭痛:經期女性體內雌激素與孕酮分泌失調是經期頭痛的根本原因。口服麥角胺咖啡因、谷維素或服用元胡止痛片、加味逍遙丸均有一定療效。
4、經前期牙痛:有的人在月經前一兩周內,吃涼拌菜或喝冷飲時,便會瞬間劇烈牙痛,頃刻即止。此病并非牙病也不用治療,雖然月經期容易牙痛,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女性拔牙要避開月經期。
5、月經疹:每逢月經來潮前2~3天皮膚瘙癢,出現皰疹、紅斑或發生紫癜等。皮疹多發生于顏面、胸前、后背及四肢等部位,隨著月經結束,皮疹和瘙癢癥狀便不治而愈。如果月經疹較重、影響睡眠,可口服克敏能、塞更啶、撲爾敏等脫敏藥。經期口唇皰疹常在經前1~2天至行經2~3天內發生,以口唇多見,亦見于眼瞼、鼻孔邊緣、陰唇邊緣,可用桑樹汁涂擦,不要搔抓。
6、經期咯血:有的婦女在經前3~4天或經期發生咯血,月經干凈后即不治而愈。這是因體內雌激素顯著變化而引起支氣管充血,滲透性增加的緣故,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肌注黃體酮。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的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約有50%以上痛經患者可伴有全身癥狀,乳房脹痛、肛門墜脹、胸悶煩躁、悲傷易怒、心……詳細>>
氣血虛弱型痛經表現出的癥狀是經期小腹隱隱作痛,或小腹及陰部空墜,喜揉按,月經量少,色淡質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華,或納少便溏,舌淡,脈……詳細>>
經過婦科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炎、腫瘤……詳細>>
子宮內安放了避孕環,子宮內膜組織前列腺素(PG)生成量增高,導致痛經加重。這是引起痛經的原因之一。詳細>>
月經變化:絕經意味著月經終止,但圍絕經期常有月經周期和月經量的改變。絕經的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以濾泡期縮短為主,無排卵和月經量增多。部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