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在臨床上發病的時候會出現很多身體表現。那么,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又稱子宮平滑肌瘤,常見于30~50歲婦女,20歲以下少見。絕大多數子宮肌瘤是良性的。但由于子宮肌瘤傾向于多發,因此,在育齡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肌瘤可能逐漸增大增多,肌瘤剔除手術亦有可能復發。子宮肌瘤的惡變(即肉瘤變)率很低,約為0.4-0.8%。但仍需警惕惡變風險。
對子宮肌瘤的發生或生長起作用的危險因素是多方面的。增加子宮肌瘤風險的因素有:母體妊娠期應用雌激素、初潮年齡小、未生育、晚育、肥胖、非洲裔美國人、他莫昔芬等。減少子宮肌瘤風險的因素有:鍛煉、多產、絕經、口服避孕藥等。
子宮肌瘤患者臨床上常見的癥狀有:
(1)子宮出血。子宮出血為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癥狀,出現于半數以上的患者。
(2)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
(3)疼痛。一般情況下子宮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訴有下腹墜脹感、腰背酸痛。當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時可產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腺肌癥者亦不少見,則可有痛經。
(4)白帶增多。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帶增加。子宮或宮頸的黏膜下肌瘤發生潰瘍、感染、壞死時,則產生血性或膿性白帶。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為子宮肌瘤最主要的癥狀,出現于半數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為多,可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詳細>>
腹部檢查 子宮增大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或較大宮底部漿膜下肌瘤,可在恥骨聯合上方或下腹部正中捫及包塊,實性,無壓痛,若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則腫塊……詳細>>
子宮肌瘤可以引起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白帶增多、白帶異常等癥狀,甚至引起不孕、流產。同時可以引起子宮增大,當子宮增大超過三個月妊娠大小時……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 35~50歲。據資料統計,35歲以上婦女約20%發生子宮肌瘤,但多數患者因肌瘤小、無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