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在30~50歲女性中發病率極高。由它引起的月經不調、腹部腫塊、疼痛、白帶增多、不育、循環系統癥狀等,讓姐妹們痛苦不堪。子宮肌瘤是一種依賴于雌激素生長的腫瘤,在高雌激素環境中,如妊娠、外源性高雌激素等情況下生長明顯,絕經后肌瘤逐漸縮小。 由于肌瘤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大多數子宮肌瘤患者早期沒有自覺癥狀,失去了寶貴的治療時機。那么,如何盡早發現子宮肌瘤呢?
陰道異常出血:為最常見的癥狀,表現為絕經后陰道流血或月經異常,約占65。5%~78。2%,其中以周期性出血(月經量過多、經期延長或者月經周期縮短)為多,非周期性(持續性或不規則)出血占1/3。 腹部包塊:多見于子宮肌瘤肉瘤變者。包塊可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陰道內生長,常感陰道內有塊物突出。子宮常增大,外形不規則,質實偏軟。 腹痛、腰酸、下腹墜脹:患者通常無腹痛,但當肌瘤蒂扭轉時便會出現急性腹痛。常見癥狀是下腹墜脹、腰酸背痛等,經期加重。
陰道分泌物和白帶增多:一般為漿液性,合并有感染時可為膿性,有惡臭。 下肢浮腫:若腫瘤較大,可壓迫膀胱或直腸出現刺激癥狀,壓迫靜脈可出現下肢浮腫。 另外,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貧血、發熱、全身衰竭等癥狀。 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取決于患者年齡,肌瘤的部位、體積大小、生長速度,以及造成子宮的變形情況,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如果肌瘤較小,無癥狀,一般不需要治療。尤其是接近絕經期者,因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會自然萎縮或消失,只需定期(3~6個月)復查即可。如復查發現肌瘤增大或癥狀明顯時,再考慮進一步治療。
廣大育齡婦女應重視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內褲宜寬大。若白帶過多,應注意隨時沖洗外陰。大多數女性都是在普查或因其他原因檢查時偶然發現子宮肌瘤的,要養成定期進行婦科檢查的好習慣,最好是每半年作一次B超或婦科檢查。肌瘤增大較明顯,出血嚴重者,要及時治療。經期及產后要特別注意保養,嚴禁房事,保持外陰和陰道清潔。盡量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減輕來自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競爭壓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淋雨。
人工流產次數多會導致子宮肌瘤。因此,夫妻雙方應積極采取避孕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次數。年齡較大的婦女,或已絕經的婦女又出現陰道流血,應提高警惕。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具有高度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要根據醫囑合理使用,絕經后尤應注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飲食要富于營養,合理搭配,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在30~50歲女性中發病率極高。由它引起的月經不調、腹部腫塊、疼痛、白帶增多、不育、循環系統……詳細>>
子宮肌瘤的危害頗多,因此及早發現該病可減少對患者的傷害,那么如何及早發現子宮肌瘤?詳細>>
子宮肌瘤在女性當中并不罕見,它對女性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子宮肌瘤的癥狀主要有月經改變、腹痛、陰道異常分泌物等主要的臨床表現,建議……詳細>>
有報道稱35%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專家表示,大約4-5個育齡期女性中就有一人患子宮肌瘤,子宮肌瘤影響生育,尤其容易造成胚胎停孕、流產。她……詳細>>
隨著女性進入老年,雌激素水平降低,肌瘤可逐漸萎縮。但肌瘤患者絕經往往較晚。近絕經期的婦女如肌瘤不是很大,月經量正常,無壓迫癥狀者可以每2……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