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和月經相關的疼痛就叫做經痛。超過一半的女性在月經時會有1-2天疼痛。痛經有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種。
原發性痛經
原發性痛經是來月經時發生的疼痛,沒有器質性病變,通常是由前列腺素引起的。原發性痛經通常在月經開始前發生,因為前列腺素水平的升高。在經期的第一天,前列腺素的水平比較高。隨著經期的繼續,前列腺素水平會降低,疼痛通常隨著前列腺素水平的降低而減輕。原發性痛經通常在女孩子初經不久就開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輕,并且往往在生孩子后消失。
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是由生殖系統疾病引起的,可能比原發性痛經晚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繼發性痛經往往會變得更糟。繼發性痛經通常比正常經期痙攣持續更長時間。它可能在經期開始前幾天就開始。隨著經期的繼續,疼痛可能變得更厲害,并且可能在月經結束時仍未消失。
引起繼發性痛經的原因
繼發性痛經可能是下面的原因引起的:
1、子宮內膜異位癥。
2、子宮肌瘤。
3、子宮腺肌癥。
4、盆腔炎(PID)。
5、宮頸狹窄。
什么時候要看醫生?
如果你在過去幾年內才開始來月經并且有痛經,可能你的痛經不用太擔心。但是,如果痛經每個月都影響你的生活,如果癥狀逐漸加重,或者你的年齡超過25歲并且剛開始有嚴重的痛經,就要去看醫生。
治療 痛經是可以治療的,醫生可能會給出下面的建議:
1、止痛藥。醫生可能會建議服用非處方止痛藥,如布洛芬(芬必得、Advil、MotrinIB等)或萘普生鈉(Aleve)。止痛藥最好在月經一開始就服用,或者在感覺到癥狀時盡快服用,并且按指示繼續服用兩到三天,或直到癥狀消失。處方的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甲芬那酸(Ponstel)也可能會被使用。如果你不能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的話,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如Tylenol)也可能可以減輕疼痛。
注意:
(1)每次只用一種止痛藥,不應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同類藥物,除非是靠譜醫生的指示。
(2)準備懷孕的婦女應慎用或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因為非甾體類抗炎藥有可能會削弱女性生育力,但停藥后具有可逆性。
(3)認真閱讀藥物說明書。
2、節育激素。口服避孕藥含有抑制排卵的激素,可以減輕痛經的嚴重程度。這些激素也可以以注射劑、貼劑、皮下埋植法、宮內節育器等形式提供。
3、手術。如果痛經是由一個潛在的疾病引起的,如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肌瘤,手術糾正問題可能有助于減少癥狀。如果你不打算要孩子的話,手術切除子宮也可能是一個選擇。
生活方式與家庭護理
1、鍛煉。有研究發現,體力活動可以減輕痛經。
2、洗個熱水澡或用加熱墊、熱水袋或熱敷下腹部可以緩解痛經。這些方法可能跟非處方止痛藥一樣有效。
3、膳食補充劑。大量的研究表明,維生素E、ω-3脂肪酸、維生素B-1(硫胺素)、維生素B-6和鎂補充劑可能有效地減輕痛經。
4、避免酒精和煙草。這些東西會使痛經更厲害。
5、減輕壓力。心理壓力可能會增加痛經的風險和嚴重程度。
替代醫學
大多數替代療法都沒有得到充分研究,在專家可以明確推薦之前,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一些替代療法可能對緩解痛經有幫助,包括:
1、針刺。一些研究發現,針刺有助于緩解痛經。
2、經皮神經電刺激(TENS)。
3、草藥。一些草藥產品,如pycnogenol、fennel或復方產品,可以減輕一些經痛。
4、指壓(acupressure)。雖然指壓用于痛經的研究是有限的,但看上去指壓可能比安慰劑更有效地緩解經痛。
風險因素
如果你有下面的情況,你可能更容易痛經:
1、年齡小于30歲。
2、比較早開始發育(在11歲或更小)。
3、經期出血量比較多。
4、經期出血不規律。
5、沒生過孩子。
6、有痛經家族史。
7、吸煙。
(責任編輯:陳曉 )
文章關鍵詞:
痛經是女性很普遍的問題,時常影響著人們的心情,痛經不能忍。周期性的經期疼痛是常見的并且發生于大多數月經周期。痛經常為絞痛并伴有下背部痛、……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