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所致,可使子宮壁上長出疙疙瘩瘩的腫塊。據南方醫院婦產科陳春林教授介紹,年齡在30歲以上的婦女,約20%患有子宮肌瘤,且有五類人群最易高發,需特別注意。
日常有哪些因素比較容易引發子宮肌瘤?
第一類是受遺傳因素影響的人,表現在種族的差異和家族的聚集性。例如,黑人的發病率就比白人或亞洲人種高2~3倍,還有直系親屬或姐妹曾患子宮肌瘤的人,患病的幾率比沒有家族病史的高4.2倍。
第二類是有導致卵巢功能亢進因素的人,例如,多囊卵巢綜合癥;還有具有卵巢內分泌功能的疾病,例如顆粒性細胞瘤、卵巢粒膜細胞瘤,都會導致子宮肌瘤的發生。
第三類是跟產次有關,子宮肌瘤發病率與產次成反比。現在70多歲的老人家,她們的年代都起碼生四胎,都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以前的婦女很少患這個病。這是因為懷胎十月加哺乳半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卵巢不排卵,激素分泌處于低水平,從而保護了子宮的健康。
第四類是受體質影響。為什么吃同樣的食品,或者姐妹患病而自己沒患,這都跟個人體質有關。因為激素作用需要受體,有的人受體比較敏感,容易受激素影響,那就相對容易患子宮肌瘤。
第五類是與生活有關。首先是肥胖因素,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0公斤,患肌瘤的風險增加21%,因為肥胖的體質比較容易合成雌激素。
5類女人成子宮肌瘤的高危人群
根據經驗,我們總結出下面幾類人群比較容易患子宮肌瘤,如能對號入座,女性朋友們就要對子宮情況多上點心了。
1、肥胖體質的女性
據研究數據統計,越是肥胖的人,體內越容易產生雌激素,大約每人每增重10kg,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就提高12%。所以體重問題與子宮的健康息息相關。
2、精神壓力大的女性
中醫上將子宮內出現腫瘤的原因總結為“七情內傷”、氣血不暢,從字面上我們不難看出情緒因素的重要性。抑郁的心情會使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如果這樣的心情長期得不到排解,很容易患上子宮肌瘤。
3、性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女性
夫妻生活的興奮感能有效地刺激到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促進體內激素正常分泌,女性的心情也會變得比較好。所以,長期單身或性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女性朋友要時刻提防子宮瘤找上門。
4、受體體質的女性
有的女性朋友雖然平常已經比較注意各方面的保養,但是由于激素受體過多或者過于敏感,還是會得子宮肌瘤,這種情況醫治起來比較麻煩。
5、產次較少的女性
產次怎樣算多怎樣算少沒有具體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子宮瘤與生產次數是成反比的。沒有生育過的女性患病的機率是最高,而像老一輩生過好幾胎的老婆婆則很少有得此癥的。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醫院兒科專家指導的權威育兒科普嗎?長按上圖,掃碼)
(責任編輯:莫克豪 )
子宮肌瘤(uterus, myoma of),又稱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無癥狀,少數表現為陰道出血,腹部觸及……詳細>>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中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其發生與雌激素過多和長期刺激(如與反復多次人流)等原因有關,大多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