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見的女性癌癥。全球每年有將近50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其死亡率高達50%,主要發生在亞洲。那么,宮頸癌的檢查主要是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檢查宮頸癌有哪些必要步驟?下面我們不煩一起來看看相關介紹吧。
宮頸癌的3種必要檢查
美國《內科醫學年鑒》雜志刊登波士頓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在宮頸癌篩查方面,HPV(人乳頭狀瘤病毒)檢查、宮頸細胞學(Pap)涂片檢測以及HPV與PAP聯合檢查3種方法都有必要。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麗貝卡·帕金斯博士和伊麗莎白·斯蒂爾博士表示,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于2011年批準了HPV檢查。最初只是對PAP檢查結果異常的30歲以上女性患者的補充檢查。羅氏Cobas HPV檢查試劑盒(占HPV檢測市場1/4)于2014年4月批準為獨立的子宮頸癌篩查法。這種方法可識別出14種高危類HPV病毒的DNA,其中包括與70%的宮頸癌有關的HPV16和HPV18。
與PAP檢查相比,HPV檢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HPV的癌前病變檢測率可達95%,特異性達到94%。而PAP的癌前病變檢測率為40%~70%,特異性為97% 。PAP+HPV聯合檢查比單項檢查效果是PAP檢查的兩倍,查出病例也比HPV多處12%~16%。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不同篩查方法結果有一定的差異,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無論采取何種方法篩查,降低宮頸癌危險的重點應放在篩查率上。
現有的宮頸癌初篩主要是通過細胞學方法,檢測結果受到很多主觀因素影響。高危型HPV DNA檢測,是基于病因學的分子水平檢測方法,更加客觀地評估受檢女性是否已經有宮頸癌癌前病變或存在進展為癌前病變的高風險。
郎景和教授指出:“目前,亞洲尚未將HPV檢測用于宮頸癌的一線初篩。”鼓勵女性定期接受高危型HPV檢測——特別是HPV 16和18檢測—— 有助于早期發現風險,也是降低亞洲女性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徑。
郎教授總結說:“高危型HPV DNA檢測讓醫生可以自信地判斷。陰性結果確實代表女性罹患宮頸癌的風險較低,從而安全延長篩查間隔。女性可以在常規細胞學篩查的基礎上,要求醫生對其進行高危型HPV檢測。”
如何正確認識宮頸癌癥狀?
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由于年輕婦女處于性活躍期,雌激素水平和性交頻率均較高,故更易以性交出血為首發癥狀。此外,白帶增多也為宮頸癌常見癥狀,約80%的宮頸癌患者有此癥狀。
一般癥狀
1、陰道出血:不規則陰道出血,尤其是接觸性出血(即性生活后或婦科檢查后出血)和絕經后陰道出血是宮頸癌患者的主要癥狀。菜花狀宮頸癌出血現象較早,出血量較多。
2、陰道分泌物增多:白色稀薄,水樣、米泔樣或血性,有腥臭味。當癌組織破潰感染時,分泌物可為膿性,伴惡臭。
早期癥狀
1、宮頸癌的早期癥狀主要是局限于宮頸,還沒有向周圍其他組織蔓延時,宮頸癌患者往往沒有癥狀。
2、很多宮頸癌患者有各種不同情況和程度的白帶增多,稀薄似水樣或米泔水樣,有腥臭味。這是宮頸癌早期癥狀之一。
3、宮頸癌的早期癥狀往往是性交后少量有出血或月經不規則或是絕經后又出現陰道出血。此時行婦科檢查,宮頸癌患者會發現子宮頸表面光滑或呈糜爛狀、質硬、觸之易出血。
4、隨著宮頸癌的病情的發展、腫瘤逐漸增大,病人有白帶增多。如果癌組織壞死、感染,會排出較多混有血液的惡臭白帶;宮頸癌晚期癥狀出血量增多,甚至因較大血管被侵蝕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宮頸癌的腫瘤局部可呈菜花樣、結節型或潰瘍狀,當腫瘤壞死脫落后則呈空洞狀。
(責任編輯:王春蘭 )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它是迄今為止唯一找出致病原因的癌癥。宮頸癌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簡稱……詳細>>
宮頸癌是一種我們熟悉的惡性疾病,它也讓好多朋友感覺到特別可怕,同時也有很大的危害性,我們要注意生活當中身體的變化,在不正常后要及時檢查。……詳細>>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詳細>>
宮頸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宮頸癌的發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初期沒有任何癥狀,后期可出……詳細>>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有關資料顯示,每年世界范圍內大約有47萬多新發病例,約20萬人死亡。中國的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約占1/4,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