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后女性。子宮內膜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病例,并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僅次于卵巢癌和宮頸癌)。其發病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發病率在各地區有差異,在北美和歐洲其發生率僅次于乳腺癌、肺癌、結直腸腫瘤,高居女性生殖系統癌癥的首位。在我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僅次于宮頸癌,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治療子宮內膜癌的六個療法
一、手術治療
首選方法。I期患者做筋膜外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II期應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
1、手術能夠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已經發生轉移的病灶,包括緊密相鄰的卵巢、輸卵管,以及周圍的淋巴結等。通過手術,可以直接根除腫瘤達到治愈目的,或縮小腫瘤體積,以利于患者的預后。
2、手術可以對疾病進行正確診斷和分期。子宮內膜癌患者,雖然絕大多數都作過分段診刮術,但是診刮標本與子宮切除后的標本相比,病理類型和分化程度的誤差率高達20%,而這些指標,與術后的進一步治療和預后直接相關。因此,準確的臨床分期,是選擇適宜治療的保障,否則極有可能導致治療的過度或不足。
子宮內膜癌如何治療?八大治療方法介紹
二、手術及放射綜合治療
I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細胞或肌肉層有癌浸潤,淋巴結有轉移,術后加用體外照射。
三、放射治療
年老體弱及有嚴重內科合并癥不宜手術者,以及III期以上不能手術者,可放射治療。
子宮內膜癌如何治療?八大治療方法介紹
四、激素治療
年輕早期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晚期癌不能手術或癌復發患者,可采用力劑量人工合成的孕激素治療。
1、孕激素:①甲羥孕酮(MPA):口服,100mg/d,肌內注射,每天1次,每次400mg,7日后每周3次,顯效后每月1000mg長期維持。②甲地孕酮(MA):口服,每天80-160mg。③氯地孕酮:幾服,每天20-40mg。④已酸孕酮:肌內注射,每天500mg,1個月后改為每天250mg。
2、抗雌激素藥物治療:他莫昔芬為非甾體類雌激素受體競爭劑,有抗雌激素作用,低濃度時也可刺激腫瘤內生長,使PR水平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療。口服每天20mg,數周后可增加劑量,或先用2-3周后用孕激素,可提高孕激素治療效果。
子宮內膜癌如何治療?八大治療方法介紹
五、抗雌渤素藥
三苯氧胺,適應證與孕激素治療相同,一般劑量為20-40毫克/天,口服,可長期應用或分療程應用。
六、抗癌化學藥物治療
對晚期不能手術或放療及治療后復發病例,可用5-氟尿嘧啶(5-Fu)、環磷酰胺(CTX)、絲裂霉素(MMC)、阿霉素(BDR)、順鉑(DDP)等聯合化療,有一定效果。
預防子宮內膜癌從何入手?
1、 子宮出血不能大意。
陰道不規則出血,往往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惡生腫瘤典型的癥狀表現。因此,對于陰道不規則出血,女性朋友切不可大意,應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診斷,明確原因,對診治療。
2、 嚴格控制雌激素的適應癥。
對更年期及絕經期后的婦女,使用雌激素進行替代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并嚴密觀察反應。
3、 高危人群應每年定期婦科。
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是子宮內膜癌的高危人群,特別是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不孕癥、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等病癥,應每年做1~2次的婦科檢查,嚴密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發現不適,及早就醫。
(責任編輯:黃英 )
文章關鍵詞:
首選方法。I期患者做筋膜外全子宮及雙側附件切除術,II期應做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除術。詳細>>
手術能夠切除癌變的子宮及其他可能已經發生轉移的病灶,包括緊密相鄰的卵巢、輸卵管,以及周圍的淋巴結等。通過手術,可以直接根除腫瘤達到治愈目……詳細>>
陰道不規則出血,往往是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婦科惡生腫瘤典型的癥狀表現。因此,對于陰道不規則出血,女性朋友切不可大意,應及時到醫院……詳細>>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好發年齡為58~61歲。子宮內膜癌作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腫瘤之一,近年來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尤其是肥胖已成為一種“……詳細>>
李奶奶62歲了,本已絕經10年的她,近一個多月來一直有少量的陰道流血,這是咋的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