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宮頸糜爛具體表現為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糜爛面邊界與正常宮頸上皮界限清楚,現已改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宮頸糜爛”并不是上皮脫落、潰瘍的真性潰爛,也不等同于病理學上的慢性宮頸炎的診斷標準。宮頸糜爛樣改變可能是生理性的柱狀上皮異位,即宮頸陰道部的鱗狀上皮被頸管的柱狀上皮所取代;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炎癥時的宮頸柱狀上皮充血、水腫,或宮頸上皮內瘤變以及宮頸癌的早期表現。
宮頸糜爛的癥狀有哪些
宮頸糜爛發生后,經常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呈乳白色或淡黃色的膿性分泌物,有時為血性或夾雜血絲;外陰由于白帶增多刺激可繼發外陰炎或陰道炎,出現瘙癢疼痛;炎癥較重時可沿子宮骶韌帶、主韌帶擴散而導致盆腔結締組織炎,引起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并伴有下墜感;當炎癥波及膀胱三角區或膀胱周圍,可出現尿頻或排尿困難,性生活也可能會引起接觸性出血或異味。
宮頸糜爛并非真正糜爛,與正常光滑的子宮頸相比只是一種假性糜爛。它有三種表現:炎癥一開始,糜爛面僅是被柱狀上皮覆蓋,表面平坦,此為單純性糜爛;后來糜爛面變得凹凸不平,表面出現顆粒,此為顆粒性糜爛;之后糜爛面凹凸不平的現象更為明顯,表面出現乳突,此為乳突性糜爛。
子宮頸的糜爛面與周圍的正常鱗狀上皮有很清楚的界限,臨床上常根據糜爛面積將其分為輕(Ⅰ°)、中(Ⅱ°)、重(Ⅲ°)三類。凡糜爛面積占子宮頸總面積1/3者為輕度宮頸糜爛。糜爛面積占子宮頸為1/2者為中度宮頸糜爛。面積糜爛超過子宮頸總面積1/2以上者為重度宮頸糜爛。根據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應注意宮頸糜爛與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或早期宮頸癌從外觀上難以鑒別,應常規作宮頸刮片;宮頸管吸片,必要時作陰道鏡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以明確診斷。
宮頸糜爛是怎么引起的
在宮頸的部位上,有兩種不同類型的細胞,靠近陰道內的是鱗狀上皮細胞,而靠近子宮方向的是柱狀上皮細胞,兩種上皮在外觀上表現是不同的。在中央的部分,有點看起來象是“糜爛”的宮頸的部分,就是柱狀上皮覆蓋了以后的外觀,而外側相對比較光滑的宮頸,則是鱗狀上皮細胞覆蓋的宮頸的部位。
柱狀上皮細胞和鱗狀上皮細胞是處在一個動態的平衡狀態,兩種細胞交界的區域在醫學上被命名為“鱗柱交界區”。鱗柱交界區容易受雌激素的影響。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沒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狀上皮就靠內側些,到了來月經以后,柱狀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響下,更多地朝外側發展,因此就有更多的類似“糜爛”一樣的癥狀。
女性絕經后,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開始退回內方,檢查時會發現“糜爛”消失。所以,本質上來說,宮頸糜爛實際上是柱狀上皮外翻。
宮頸糜爛樣改變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炎癥時的宮頸柱狀上皮充血、水腫;或宮頸上皮內瘤變以及宮頸癌的早期表現。
女性必知4大措施可保護宮頸
如何保護宮頸健康,預防宮頸糜爛,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記住簡單4點:
1、內褲最好穿棉質的,要單獨清洗內褲,不要使用洗衣機,以免感染細菌;應該在陽光下晾曬,別穿沒曬干的內褲;
2、不要過度清潔,盲目用洗液清洗陰道是大忌,尤其是外陰不適時,胡亂使用洗液可能引發陰道炎,加重宮頸糜爛;
3、性生活應有節制,并且要避免不潔性行為,避孕套如果質量不過關,也可能導致宮頸糜爛;
4、少使用衛生護墊,長期使用護墊會讓外陰透氣不良,從而導致感染,盡量只在經期前后短期使用。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宮頸糜爛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多發于育齡婦女。究竟是什么原因引發宮頸糜爛的呢?據悉反復性的人工流產、性生活不干凈等會……詳細>>
宮頸糜爛具體表現為宮頸外口處的宮頸陰道部外觀呈細顆粒狀的紅色區,糜爛面邊界與正常宮頸上皮界限清楚,現已改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詳細>>
內褲最好穿棉質的,要單獨清洗內褲,不要使用洗衣機,以免感染細菌;應該在陽光下晾曬,別穿沒曬干的內褲。詳細>>
由于白帶增多會刺激到外陰的陰道,所以會使女性患上外陰炎或者陰道炎,致使患者會出現外陰陰道非常癢和疼痛的感覺。詳細>>
宮頸糜爛的早期癥狀還是很明顯的,一般患宮頸糜爛后,會出現白帶增多、粘稠,偶爾也可能出現膿性、血性白帶,腰酸、腹痛及下腹部重墜感也常常伴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