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都受到外陰營養不良危害的困擾,但對于疾病原因她們都感到很費解,表示自己平時沒有什么不良習慣,怎么還會出現這種疾病。專家指出,其實這種疾病的出現不僅與外陰感染有關,還與人體內分泌、遺傳、其他疾病有關。
女性外陰營養不良是怎么回事
1、炎癥刺激和陰部感染
炎癥刺激和陰部感染是外陰營養不良的原因中最常見也是最簡單的一種。生活中造成外陰感染及炎癥刺激的因素很多,如平時衛生習慣不好、習慣穿化纖內褲、衛生用品不潔凈、浴池洗澡、浴場游泳等。如不及時對疾病進行治療,炎癥會發展到陰部,對其形成長期感染刺激,使皮膚病變、糜爛,而誘發外陰營養不良。
2、內分泌失調
內分泌失調是疾病出現的主要原因,當內分泌腺體、組織自身發生病理變態及免疫功能出現問題時會引起內分泌紊亂,進而導致內分泌疾病。經過專業測定發現,真皮中存在一種能抑制表皮細胞分裂生長,僅作用于表皮局部,具有組織特異性的蛋白質激素,它使局部結締組織增生及代謝失調而出現外陰營養不良。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最容易被患者或大家忽視因素。研究發現,外陰營養不良病患者中約有三成是由于遺傳引起,遺傳引起的外陰營養不良以萎縮型為主,患者以幼女為主。所以專家建議15歲以下患者發現疾病征兆時,應首先注意遺傳因素,然后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會使治療實施的更加有針對性。
4、其他因素
女性會陰部因某些因素而導致外傷,如孕婦在陰道分娩時可能會導致會陰撕裂,損傷到陰部局部神經血管,進而有可能發生萎縮型外陰營養不良。若是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白化病、外陰濕疹、外陰瘙癢等,如果治療不當或者是胡亂醫治,也都是會形成萎縮型外陰營養不良的。
外陰營養不良分為三種類型
1、增生型:病變呈白色或紅色,占外陰營養不良的一半。組織學特點是表皮釘突變鈍或變寬,角化過度,真皮內有慢性炎細胞浸潤。
2、硬化萎縮苔蘚型:表皮變薄,釘突消失。上皮細胞層減少,基底細胞層結構破壞,水腫。
3、混合型:兼有上兩種類型的病理改變。
外陰營養不良會不會癌變?
過去有不少人認為外陰白斑是一種癌前病變,主張早期將病變組織切除。但是實踐證實復發的比例相當高。近年有專家進行長期隨訪卻發現,屬慢性外陰營養不良者,癌變率只不過2%左右。關鍵是對于一些癥狀較嚴重久治無效,以及外陰部出現潰爛面、結節等病變者,應該及時選擇一部分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治療:如果在顯微鏡下發現有上皮非典型增生時,就需要特別警惕,如繼續發展,則需做單純外陰切除術或激光治療等。一般來說,使用氫化可的松或丙酸睪丸酮定肝油軟膏,對于使局部皮膚軟化、粘連松懈和祛除瘙癢都能取得較好的效果,但必須使用較長一段時間才能有效。所以不要對一般止癢藥物喪失信心,應該說,只要用藥后病情沒有發展,癥狀得到減輕,就可以認為這種藥是有效的。
外陰營養不良的三個護理方法
1、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是采用激光療法,或使用對外陰有殺菌、滋養作用的產品,來達到限制病情及改善癥狀的作用。
2、女性患者日常不要吃刺激性食品,也要切記清洗外陰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浴品,患者本身不要穿化纖類的內褲,內褲宜選擇寬大柔軟的棉制品。慢性陰營養不良可因生理的變化和負性心理等原因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夫妻間的性生活。
3、在處理夫妻性生活的不適時,需要多了解該病的特征。丈夫需要在性生活中多予理解和配合,通過充分愛撫、增加潤滑等措施盡力減少性生活的不適感。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外陰營養不良癥又被稱為外陰白斑,外陰瘙癢難忍,嚴重的話會因為抓撓而導致表皮抓破和皸裂。若想要讓病情得到徹底治療,必須要找出其原因,及時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