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子宮內膜癌是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之一,80%的患者發生在50歲以后,40歲以下的婦女少見。絕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為腺癌。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以手術、放射治療為主,目前采用手術與放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對年老、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而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可單獨采用放射治療。
手術治療
子宮內膜癌患者經臨床檢查,病變局限于子宮,周身情況允許及無嚴重心血管合并癥均可考慮手術。原則上根治性手術(如子宮廣泛切除加淋巴清掃術)應避免術后大劑量放療。故嚴格掌握手術指征非常重要。
當選擇手術為初治手段時,開腹前應取膀脫截石位,消毒外陰、陰道,將宮口"8字縫合。入腹后先取腹腔液或腹腔沖洗液作細胞學檢查。探查盆腔前應將子宮角部,包括圓韌帶及部分宮旁組織以直齒鉗鉗夾后,再查盆腔器官,以免探查及操作引起種植及轉移。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在于宮內膜癌的治療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隨著老齡患者的比例增加,越來越多的病人需求助于放療,同時,由于臨床放療技術的發展,克服了以往子宮內膜癌放療中的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放療,已成為一個可以信賴的治療方法。
在臨床上,除病變局限于子宮內膜的早期病例,組織分化好者行手術治療外,其它均可行放射治療。
放療可以在術前,也可在術后。其中術前放療可以減小腫瘤的體積和范圍,使原來不能手術的腫瘤得以手術,降低腫瘤細胞的活性,減少因手術造成轉移的可能。
術后放療可以增進治療效果,減少盆腔復發機會。對陰道切除不夠,殘留病變或可能的殘留病灶在術后放療也可以減少陰道殘端復發。放療的方式包括體外照射和腔內放療以及兩者結合。
化療對子宮內膜癌也有一定療效,分為一般抗癌藥物和激素類藥物化療兩類,也可聯合化療,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病例的治療。
在具體用藥時,劑量一般較大,每日用量須達常規用量的十幾倍。另外,用藥的時間要長。孕激素可以口服,也可肌肉注射,一般認為激素受體特別是孕激素受體含量高者,激素治療效果較好。孕激素治療還可與三苯氧膠合用。通過上述綜合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治療效果在所有婦科惡性腫瘤中尚屬滿意。
藥物治療
近年來,阿霉素和順鉑在治療晚期或復發癌顯示了較好的效果。用于治療內膜癌的激素類藥物重要是孕激素類藥物。它可以使增生的子宮內膜轉化,也具有使內膜癌細胞向正常轉化的作用。臨床上常在以下幾種情況應用孕激素:子宮內膜癌前病變,不宜接受標準的外科治療者,復發病例。
中醫治療
1、脾虛濕熱型:臨床癥見患者陰道不規則出血,帶下色黃,腹脹,形體肥胖,神疲倦怠,小便不多,舌胖有瘀點,苔黃膩,脈緩。
治法:健脾化濕,清熱解毒,化瘀止血。
處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薏苡仁、蒲公英各30克,冬瓜仁20克,槐花、山慈菇、莪術、旱蓮草、丹參、淮山各15克,水蛭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2、濕熱瘀毒型:臨床癥見患者陰道流血時多時少,帶下多惡臭,并有腹痛,納食少,消瘦乏力,口干咽燥,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利濕熱,解毒散結,佐以扶正。
處方:蒼術、黃柏、丹皮、桃仁各10克,玄參、郁金各20克,牡蠣、白花蛇舌草各30克,夏枯草、地榆、天花粉各15克,刺猬皮、生地、黃芪各12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責任編輯:吳潔媚 )
文章關鍵詞:
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如果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可以試用食療方法,手術后的食療方法一般以米粥和高湯為主。患者應多吃堿性食品,改善自身的……詳細>>
子宮內膜癌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也會時有發生,它也是一種好多朋友擔心的疾病,我們在得病后,一定要進行合理而且有效的治療。詳細>>